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大头条
甩掉穷帽子 过上好日子
——六盘山下乡村蝶变换新颜
时间:2021-04-13  来源:新华社
  “满眼残垣断壁,路边杂草丛生,像好久没人在这里生活一样”“砖瓦房,水泥路,家家通上自来水,户户用上抽水马桶和太阳能热水器”,这截然不同的两种景象,是李龙君2016年和2020年在李士村感受到的迥异气象。
  相同的空间,不同的时间,翻天覆地的景象。
  李龙君是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凤岭乡党委书记。固原市地处宁夏西海固地区,这一地区山大沟深,曾经“十年九旱”。李士村曾是西海固地区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长期以来受地理位置、气候、交通等条件限制,经济发展滞后,民房、道路等年久失修,年轻人为谋生计纷纷外出打工,村庄日渐凋敝破败。
  2016年担任乡党委书记到李士村调研后,李龙君认定,要从根子上解决李士村的问题,必须先让本村产业兴旺起来。
  然而,李士村资源禀赋差,如何培育产业成了让人头疼的问题。调研后,村里的一些老手艺引起了当地干部们的注意。
  早年间,当地人吃的醋、油、面等都是由本村手艺人加工的。随着经济发展,食品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去商店买醋既省心又便宜。村里杂粮酿醋、手工榨油、石磨面粉等老手艺没了“用武之地”,逐渐被人们搁下。
  近些年,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许多传统风味食品受到消费者青睐,李士村抓住时机,争取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项目资金,利用村里闲置的校舍办起了由村集体经营的醋坊、油坊和石磨面坊等,培育起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吸引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们回乡发展。
  齐国玺是李士村返乡就业村民中的一个。前些年,他每年都要外出几个月,到大城市里找些零活干。如今,凭着精湛的手工榨油技艺,他成了村里油坊的技术员。
  “以前从没想过炒油籽、磨油籽、踩油饽还能挣钱。现在我不用出村,一年就能领3万多元工资,又稳定又方便,比在外打工强。”齐国玺说。
  由于符合市场需求,李士村生产出来的醋、油、面等产品很快打开销路,而且价格远高于市场同类产品,村里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李士村党支部书记齐永新介绍,截至去年底,李士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4万元左右,已连续3年给村民们分红,这不但直接增加了村民收入,还鼓起了大伙发展的心劲,纷纷通过建棚养牛等手段谋求增收。如今,李士村人均纯收入已由2016年的约6800元增至约10500元。
  产业发展的同时,随着近些年资金、政策等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李士村的村容村貌也产生蝶变:土坯房改造了、道路翻修了,村民家通上了自来水,装上了抽水马桶和太阳能热水器,过去房前屋后的垃圾也变成了修剪美观的花草。一幅现代化新农村的图景在这里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给我们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下一步,我们计划继续发展壮大本村的特色产业,并且在改善乡村环境、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完善村级治理等方面进一步下功夫,大伙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齐永新说。(记者 何晨阳 靳赫)

 

编辑:郭梦瑶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取消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一城春水一城绿
    一城春水一城绿
     到贺兰山 跟春天来一次约“绘”
    到贺兰山 跟春天来一次约“绘”
    宁夏人物
  •  黄国勇:心血倾注闽宁镇,斯文学
  •  张卫东:退伍不褪色战“疫”当先
  •  马春云:诚实守信才能做“好司机
  •  郭炯:40年坚守在气象观测第一线
  •  马素玲:守护好居民幸福生活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