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马军参与疫情防控,主动守护小区。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办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走深走实,让文明实践“接地气”,志愿服务“冒热气”。
拥有91支志愿服务队伍
马军是双渠口村的一名普通党员志愿者,熟人都喜欢叫他“大忙人”。
“小谢,你的物业管理费减免问题我已经协调好了,你就不要管了。”8月16日中午,马军气喘吁吁从外面回到家里,边进门边打电话。原来,本村村民小谢因家庭变故导致精神二级残疾,平日里的生活仅靠低保来维持。马军便积极与物业公司对接,协商解决减免费用问题。只要村民有需要,马军都义不容辞,因此,他的手机号码成为村民的“热线”。马军说,2013年全村陆续拆迁,村民搬进了金凤花园,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他就成了村民的跑腿人。从帮扶贫困家庭,到成立邻里帮志愿服务队和老来乐志愿服务队,马军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走得很认真、很扎实。
截至目前,黄河东路街道办注册志愿者占城镇常住人口比例已达13%,拥有志愿服务队伍91支。一群群志愿者如星星之火,让凡人善举在这片文明的土地上形成燎原之势。
志愿服务凝聚向善力量
当志愿服务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凝聚而成的向善力量,更需要以“精准滴灌”的方式渗透进社会文明的每一寸肌理。
贺治仲是新苑社区的文化志愿者。自2017年入住新苑社区后,身为退休党员的他主动找到新苑社区党委,想用自身文艺优势继续在社区发光发热。如今他是新苑社区红歌合唱团团长,团内成员均为退休人员,他还经常指导社区葫芦丝队、民乐队、舞蹈队,一直活跃在文化志愿服务中。他在每次演出中定主题、想策划,作词、编排舞蹈、研究演出形式,有了快板、说唱、朗诵等多种歌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节目,多次在社区、街道展演中获得好评。同时,贺治仲一有空就帮助社区开展文明引导,创作了情景剧《小菜园风波》,弘扬垃圾分类、文明旅游等文明新风。
文明创建无止境,志愿服务不停歇。黄河东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孔淑侠说,下一步,黄河东路街道办将继续提升志愿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号召辖区群众自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以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助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记者 吴春霖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