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中国红二十五军进入宁夏六盘山地区,长征第一支队伍进入宁夏地区,拉开了宁夏革命序幕;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陕甘支队)进入宁夏单家集,经过隆德,翻越长征中的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
1936年5月,中国人民抗日空军西方野战军走进宁夏,开辟了陕甘宁新根据地;
......
1996年,福建和宁夏启动对口扶贫协作,建立了“闽宁镇”;
2019年,宁夏确立枸杞、葡萄酒、滩羊、奶产业等九大重点特色产业,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
2021年12月4日,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网、四川交通音乐广播、安徽交通音乐广播等全国各大媒体50余人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时代”采风踩线媒体团用他们的脚步丈量了宁夏红色革命的发源和发展、用他们的双眼见证了绿水青山的“塞上江南”、亲身感受到了宁夏脱贫攻坚的成果和乡村振兴的决心。
聆听红色经典 重温激情岁月
从于都河出发、血战湘江、突破乌江、占领遵义、会师将台堡,感受着革命先辈们翻雪山、过草地、蹚大河,不畏艰险,一路乘风破浪的革命精神......
12月5日,媒体团沿着革命先烈们的足迹,爬过巍巍六盘山,抵达六盘山长征纪念馆。
在这里,他们从一张张照片、一件件文物里面,看到了1935年,红二十五军、中央红军(陕甘支队)、西征红军、红二方面军四次经过六盘山区、开启奠基大西北革命新篇章的剪影,也看到了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
“每走一次,我的信念就坚定,每看一遍,我的爱国情怀就更深一点,是他们换来了我们的绿水青山。”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杨凤鹏作为全国劳模、优秀共产党员,一遍遍重温着历史,一次次缅怀着革命先烈。
在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媒体团结束了“曙光之山”的拜访,带着不忘初心的坚定,将方向投向了红崖村老巷子。
解放前,红崖村曾数次成为争夺隆德县城的战争指挥中心,1935年,红二十五军长征途径隆德,其先遣部队宿营红崖村,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为该村留下了红色革命印记。
蜿蜒的石碶小巷、屋舍相望,古老的大树、磨坊、水井、古钟、雕砖、红军墙,以及两边土坯墙上的斑驳印记,勾勒出了一副乡野画卷,让红崖村的老巷子充满古香古韵。
一路走走停停,途径青石嘴战斗纪念碑,追溯着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在青石嘴战斗的英勇事迹;驻足红军寨民宿,躺在窑洞里,听着风声,裹紧被褥,想象着革命先烈们是如何忍着刺骨寒风,为我们保家卫国的。
让媒体团惊讶的不止于此,在固原博物馆里,《千年固原丝路华章》、《隐形将军韩练成》、《古墓馆》、《石刻馆》和临时展里,看2万余件文物,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文化,承载着固原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缩影。
“只有在博物馆里,才有机会这么详尽地了解固原这座城。”对于参观者们而言,这是一座不断给人惊喜的城市。
一路向北,直逼眼帘的是同心清真大寺,这座拥有600多年历史、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物不仅承载着回族的信仰,作为陕甘宁省豫海回族自治政府成立旧址,它更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红色革命历史遗迹。
在小城的另一头,同心西征纪念园也让所有媒体人停下了脚步,发出赞叹,赞叹于这个小地方有如此丰富的红色资源,也赞叹于这些红色资源被保护和利用的如此恰到好处。
一个又一个纪念馆、一座又一座纪念碑、一个又一个革命故事,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也坚定着我们爱国爱党、传承红色文化、推广红色旅游的初心和决心;
一碗碗香飘四溢的碗蒸羊羔肉、一杯杯浸入心灵的八宝茶、一盘盘吃不够的搅团、燕面揉揉,让大家再次看到了宁夏特色美食的魅力。
长征路已走完,但是大家的脚步并没有停止,他们带着心愿和期许走向下一个目的地......
再见“塞上江南” 再看乡村振兴
1996年,在一片黄沙飞砾中,“闽宁镇”的牌子崛地而起;
2021年,在一片繁荣景象中,“闽宁镇”的牌子赫然而立。
闽宁镇用二十年,完成了脱贫攻坚,迎来了乡村振兴,这也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人为之惊讶、为之鼓掌。
12月7日,媒体团抵达闽宁镇使馆,使馆通过“今日闽宁镇”、“苦瘠甲天下”、“高瞻展宏图”、“关怀与共建”、“四个示范点”、“小康新梦想”,诠释了移民群众在闽宁协作扶贫开发的征程中,携手建设美丽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伟大精神和奋斗历程。
在闽宁镇的扶贫车间里,有《山海情》里的杏鲍菇、枸杞等经济作物,也有正在为全面推广和销售经济作物的电商主播,他们直播带货,帮助百姓增收,为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不遗余力。
在闽宁镇福宁村里,赵鸿正在招呼来来往往的游客,他1997年就搬到了闽宁镇,开始了他新的生活。
2021年,他出演了《山海情》马洪一角,将自己的家推向全国观众,并创办了赵鸿农民文化大院,为闽宁镇旅游业发展加入了自己的一份力。
如今,放眼闽宁镇,环境干净整洁,百姓安居乐意。曾经的“戈壁滩”变成了“金沙滩”,“戈壁黄”变成了“闽宁红”。
闽宁镇不再是移民区,而是拥有着光伏产业园、澎湖湾树莓生态景区、扶贫工坊以及众多贺兰山东麓优质酒庄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媒体团的脚步走进宁夏博物馆,了解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小城的一路崛起;跨进影视城,重现了至尊宝和紫霞仙子的经典传奇;最终停留在了志辉源石酒庄。
作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志辉源石酒庄做到了恢复生态、修旧利废,用六年打造了一座以中国葡萄酒文化为核心的中式酒庄。
在这里,媒体团深入了解了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渊源和历史,品鉴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亲身体验了“宁夏葡萄酒,当惊世界殊”的真正含义。
宁夏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而宁夏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也成为了助力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重走长征路 奋进新时代”采风踩线媒体团活动在明媚的冬阳中画上圆满的句号,宁夏丰富的红色资源、合理的红色线路、完善的旅游设施也让宁夏红色旅游被更多人熟知。
未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以十九届六中全会为发展依据,紧扣“十四五”规划任务和目标,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统领,聚焦补短板、强优势、创品牌,加快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升级版”,建设大西北旅游目的地,中转站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畅享“塞上江南、神奇宁夏”,让红色文化旅游的基因永远鲜艳有力,让八方游客畅游宁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