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宁夏人物
宁夏“大包干”第一人——杨德明
时间:2021-07-06  来源:银川晚报
   

 

  通义公社实行包产到户试点。
  杨德明(右一)号召社员在“责任田”里淌水、施肥。
  通义公社社员种田积极提高,以种好庄稼为荣,以种不好庄稼为耻。
  杨德明在农田里植树造林。
  今年36岁的杨耀辉,是宁夏“大包干”第一人杨德明的孙子,虽然杨德明已于2020年去世,可对于杨耀辉而言,爷爷的精神始终影响着他,让他深刻体会到“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不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还是要代代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
  杨耀辉说,现在,全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所向往的生活虽不及爷爷那般轰轰烈烈,但仍要努力做个发光发热的人,向爷爷学习,成为一名有信仰的青年。
  A 以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立足岗位
  1975年12月22日,杨德明从当时的贺兰县金贵公社调到通义公社任党委书记。当时的通义公社自然条件差,盐碱地情况普遍,社员们劳动生产积极性也不高,粮食产量一直上不去,家禽、家畜存栏数量小,饲料产量也很少,加上当时交通条件等因素,想增收非常难。据介绍,当时社员收入很低,一个劳动日挣4毛钱,全公社人均年收入只有44元。全公社农民几年来一直是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日子过得丁当响。
  面对困境,杨德明没有气馁。1978年12月1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的要求,制订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发到省、自治区、直辖市讨论和试行。为把农业搞上去,必须首先在农村实行改革,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
  1980年初,银川市决定将通义公社作为全区农村第一个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在全区率先推行农村包干到户责任制。杨德明随即决定在通义公社星光六队率先实行包干到户改革试点,将社里的土地、牲口、农具全部分给各家各户。
  此举一下调动起了村民的积极性,出现了比着种田的现象,以种好庄稼为荣,以种不好庄稼为耻,都希望自家的责任地获得高产。当年夏收、秋收结束后,通义公社便统计了入库粮食的数量,总产量过了千万斤,其中小麦产量就达到520万公斤。
  自此,杨德明所在的通义公社出了名。1982年,杨德明被调到当时贺兰县条件最好的习岗公社担任党委书记。在习岗公社杨德明同样将全公社的各项工作出色完成。由于表现优异,1985年1月,杨德明被任命为贺兰县委专职常委,主管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
  杨耀辉说,爷爷扎根农村,在农村生产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里做出了敢为人先的创举。“爷爷奋斗和开拓的精神鼓舞了整个家族,至今家族里的每一位成员都谨记着爷爷在世时的教导,要立足自己的岗位,身先士卒。”
  B 谨记爷爷教导,传承其宝贵精神财富
  杨耀辉告诉记者,杨德明晚年时,仍坚持每天读书、看报,始终关心着国家大事和经济发展。“爷爷生前还组织了一次家庭会议,内容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儿孙后辈们学习到老,成才到老,为人表率到老,家庭和谐到老,亲友互助尊重到老。”杨耀辉说。
  后来,杨德明还专门写了一本《亲历贺兰》回忆录,书中有这样几句话:“生来奔走万山中,踏尽崎岖路自通”。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家乡贺兰,他希望后辈儿孙们,能够了解他的奋斗历程,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够秉承一颗积极上进的心。
  受爷爷的影响,杨耀辉也选择了一份能够为公为民的工作。杨耀辉说,自己的工作看似很琐碎,但桩桩件件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凡是涉及社情民意方面的问卷调查或者是基层群众反映较普遍的问题,杨耀辉都会收集、整理再报送给相关部门。“可能在外人眼里,这些琐碎又微小的事情,不值当去做。可我却能够从中获得满满的成就感,凡是老百姓心心念念的问题得到关注和答复以及解决,这就是值得做的事情。”杨耀辉说。
  杨耀辉从小就跟爷爷生活在一起,爷爷对他一直要求很高,从不宠溺,尤其在接人待物方面的要求更是严苛。“小时候吃饭都不能跟长辈在一个桌子上。有什么问题,从不给予特殊照顾,全凭自己努力去争取。”杨耀辉说,爷爷之所以这么严格要求他们,是对他们寄予了更多的期望。
  杨耀辉的父亲和姑姑都是公务员,杨耀辉在贺兰县政协办公室担任文秘一职,正是受了杨德明的影响,他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践行着为公为民的宗旨。
  虽然杨德明老人已经离开了,可他的精神留了下来。不少熟知杨德明的老人,碰到杨耀辉时依旧忍不住对杨德明一个劲地称赞。“爷爷在他们心里就像是一位大家长。”杨耀辉说,从外人的言语和神情中,他能真切地感觉到爷爷在贺兰县老辈人心里的位置,他们有着胜似亲人的深厚感情。
  杨耀辉说,他要把爷爷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代的传承下去,或许,不是惊天动地般的,但一定要是脚踏实地。
  记者寇莉苹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取消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黄河岸边绿意浓
    黄河岸边绿意浓
    宁夏人物
  •  李彪:勇救群众的消防“尖兵”
  •  李会明 不忘初心 逆险前行
  •  张剑:热血铸警魂 惩恶保民安
  •  杨凤鹏:一辈子只干植树造林一件
  •  李波:家人的支持是我的后盾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