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聚焦打造西部最优营商环境,持续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企业松绑减负方面发力,一址多照、一照多址、集群注册、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申报承诺制等一系列释放住所(经营场所)资源的改革新政接续落地。目前,共有2867户市场主体受益,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明显增强。
相关负责人介绍,银川市允许企业经营范围不涉及前置行政许可审批,在住所以外开展经营活动且属于同一登记机关管辖的市场主体,不再设立分支机构,直接申请“一照多址”,减轻市场主体的办照负担;允许申请人之间存在投资关联关系,开办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专业园区内,多个企业可以共用同一地址注册登记,住所(经营场所)资源得到充分释放,企业经营场所租赁成本大幅降低。
为适应电子商务、网店等新兴行业需求,放宽前后置许可对经营场所无专门要求的市场主体(含个体户)办理营业执照的条件,允许其将地址登记为托管公司的住所,以托管公司出具的托管证明代替住所证明办理注册登记。托管公司通过数据平台系统对创业主体进行批量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改变传统一对一的注册方式。
与此同时,银川市范围内注册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及分支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登记在申请设立(开业)、变更登记时,提交载明住所(经营场所)相关信息和承诺内容的《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书》后即可办理营业执照,无须再提交权属证明和租赁协议等场所证明材料,由监管部门予以核实承诺属实情况,并向审批部门反馈,以联合惩戒倒逼企业重信守诺。(记者 王沛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