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的科技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宁夏医科大学与埃及中国大学将共同在埃及开罗建设占地39000平方米的中医医院,在埃及中国大学设立中医系,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美国反渗透膜科技有限公司与康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工业反渗透膜经营业务项目,两个项目正式签约。
“中阿技术转移中心为我们企业牵线搭桥,与烟台大学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我们与上海交大材料学院也接洽上了,准备在技术创新合作方面共谋发展。”8月21日,西北轴承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宏滨说。
博览会上,中阿企业与科技单位、高等院校线上线下谈合作、觅商机,加深加强创新合作。
今年,李宏滨受邀参加了第五届中阿博览会科技创新合作重点项目上海专场对接会,他认真听取了来自巴林王国经济发展委员会、英国布鲁内尔大学、上海大学、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等政府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专家学者的成果推介,他对数字化转型、材料大数据及工业化应用技术尤其感兴趣。
“经过26年的研发和生产,我们公司已将配套电子电磁元件的经验应用到极致,5年多来我们为20辆‘复兴号’列车提供了电磁元器件。作为国内唯一一家电力电子电磁元件产品应用领域全覆盖的企业,我们要继续往更高更大的方向发展,就需要科学家,需要他们的理论研究。我们此次签约的项目,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将为我们提供理论研发,包括深度计算、多物理场仿真等。”宁夏银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海波坦言,通过中阿博览会这一平台,企业和院校携手合作,就可以从理论研发、底层基础做起。
宁夏宁东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育在与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完成《聚烯烃催化剂核心组份制备中试平台》签约后感慨,中阿博览会不仅是中阿各国增进共识、推动共同繁荣、传递亲诚惠容的重要平台,也为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
“我们公司主要聚焦煤化工主业,致力于推动宁东基地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高质量发展。今年,我们投建的中试基地正式运营。中试基地的任务就是对科研成果进行中间试验,不断研制出新产品的配方及生产工艺和样品。可以说,中试是实验室研究和企业工业化应用的桥梁。”王育告诉记者,在大力提倡生态环境保护,力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通过中阿博览会这个开放包容的大平台,企业不仅觅得战略合作伙伴,还可以通过和阿拉伯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开展互培人才、核心技术产品输出等科技交流合作,为国家能源转型、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清洁能源与绿色低碳转型也是本届博览会专家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远大科技集团在节能领域实施能力比较强,所有产品围绕节能环保研发。我们想借助中阿博览会,交流和输出新的技术理念,并收集市场反馈。”远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区域总经理张光亮说。宁夏清洁发展机制环保服务中心的柳杨说,他们对“双碳”目标研究较早,“我们做战略决策研究路径研究,要结合实体技术,针对宁夏建筑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需要有实体支撑。远大科技集团拥有‘活楼’,这是一种低碳建筑”。共同的目标,让两家企业一拍即合,“项目在宁夏落地后,我们会共同启动建筑领域碳达峰和碳排放方面方法论的研究。”张光亮说。
摩洛哥MAScIR基金会高级科技官员希沙姆·费纳瑞说,该基金会愿同中方科研单位、科技型企业在新能源、生物医药、微电子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与更多的中国科研机构、企业建立更加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机遇,全球共享。(记者 李 锦 王婧雅 张 涛 钱建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