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中含泪的喜剧不少,春节档影片《第二十条》也一样,扎心。一桩伤害致死案,当事人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几名检察官就此展开调查,《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影片取名于此,将现实中几个典型案例作为创作基础,展开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有人说它的现实主义突破力度近年罕见,有人说它呈现的是对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坚守与维护,也有人说“憋屈”。憋屈是因为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麻烦,你无可奈何。
主人公韩明,一个“挂职”检察官,职场油子、长袖善舞,遇事想的是关系、人情,没法子,职场如此,都是“社会人”罢了,这就是“一个社会切面的真实映照”。但你再不想惹事儿,冲突到了一定程度就再也混不过去——少年阻止校园霸凌,竟要向霸凌者道歉;公交车司机见义勇为,找不到活下去的生计;男人为护妻女,却成了杀人犯;聋哑母亲惨遭霸凌,落得坠楼……正义缺席,权势夺走法律之公平,局中人、局外人,要怎么办?
影片毕竟要美好,结局必须大快人心。可真正有价值的不是结局,而是行进过程中,坚守公平正义之人为此付出的代价。油滑如韩明也冲不出的困境,那些一根筋的轴人又当如何?早被踢出局了。舞台上的嘶喊抵不过旁观者之失语,真正的现实困境,就在嘶喊者莫辩之下。
《第二十条》不只笑中含泪,还捅出来一把刀,向着四处漏风的帷幕、向着憋屈,亮出刀尖。有句台词说:这不只是在办案,而是在办别人的人生;人们绝望的不是法律,而是“法”向“不法”低头。向好的每一步总要有人站出来,也总要有人为之牺牲。谁会站出来?所以,少有人是笑着走出影厅的。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