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你们和甲方坐下来,好好协商一下,让双方都面对现实困难,争取达成一个分期偿还协议。”7月28日,在银川市金凤区法院公证参与司法辅助调解室,银川市国信公证处派驻公证员王芳在“互联网+”前期沟通的情况下,决定召集诉讼双方负责人,希望促使双方诉前和解,缩短纠纷化解周期,降低经营成本。
乙方2018年承包了甲方位于金凤区福州街某市场的多套营业房,后因疫情等原因,拖欠合同约定的2021年至2023年承包费。甲方依据协议起诉乙方,要求其支付承包费、违约金共计100余万元。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们的生意不好,承包费一时拿不出来,他们还要那么多违约金,实在不行就让法院审理判决吧。”乙方的代理人说。
“我仔细研究了你们之前签订的协议,甲方是按照合同约定提出的诉讼请求,违约金要求也在合理范围内。如果法院判决,肯定会支持甲方,而且我算下来,如果走诉讼程序,光诉讼费就要1万多元,败诉方得承担。”王芳说:“甲方也是企业,也需要经营发展,有向银行还贷的压力。希望你们都从对方的处境考虑一下。”
听完调解,双方负责人沉默片刻,决定协商分期偿还的可能性。一起民事诉讼纠纷暂告一段落。
近年来,金凤区法院构建“两级过滤网”,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把约七成的民事诉讼纠纷层层过滤、化解在诉前,极大改善了当事人的解纷体验。
今年上半年,金凤区法院共受案22211件,同比上升25.56%,审执结14237件,同比上升40.07%,结案率64.10%,同比提高6.64个百分点;“5+1”核心指标整体向好;法官人均收案数397件,同比多收12件,人均结案数254件,同比多结38件,较全区平均值多133件,位居全区法院第一,其中结收比和结案均衡度较去年上升幅度分别位居银川市第二、第一。
多元解纷机制建立前,民事纠纷会一股脑地涌向法院。立案登记后,法院根据案件性质委派给各个不同的审判业务庭室。案情较为简单、关系较为单一、可以通过非诉程序化解的纠纷只能等待法官排期解决,拉低法院审判质效的同时,拉长了化解周期,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首席记者 张怀民 马涛 文/图
7月28日,银川市国信公证处调解员张莉(中)与当事人双方进行沟通,希望双方通过协商解决诉讼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