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调整似乎在所难免。但房地产毕竟事关国计民生,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并提出在2017年加快研究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用鲜明的语言定调2017年房地产市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大起大落。要在宏观上管住货币,微观信贷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房地产市场开出的“药方”也正好回应了今年5月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关于“房子是给人住的”,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的论断。实际上,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也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13年3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就已有所提及。
郁亮表示,建立长效机制是保障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根本途径。长效机制关键应包括以下四点:一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土地多元化供应制度;二是借助轨道交通加快卫星城、城市群的建设;三是发展租赁市场,为新市民提供更多可承受的住房;四是培育新型房地产和不动产服务行业,开发新的投资增长点。
“长效机制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发展不能只靠一时的应急政策,关键要解决内火,完善制度建设。”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柴强说,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关键要处理好住房消费和投资、房地产和经济增长、存量房和增量房之间的关系。
在东方房地产学院常务副院长华伟看来,房地产政策的制定应该是一个组合,房地产调控的手段也应该是多元的。因此,只有在国家各部委之间建立一个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房地产的长效机制才有望真正建立。
《易经》乾卦对事物发展阶段的概括似乎颇能印证2016年中国楼市的走向,从价格猛涨的“飞龙在天”,发展到调控政策密集出台的“亢龙有悔”,2017年将进入“群龙无首”境界,何为群龙无首?用现代话语说,就是回归理性、回归本源。(本报深圳工作区负责人雷中校对此文亦有贡献)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