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小婴儿,一吃奶就从鼻腔里呛出来,几天后连呼吸都变得困难。检查后发现,孩子舌根处长着一个冬枣大小的囊肿,将咽喉要道堵得只剩一条缝隙。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以下简称宁医大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麻醉科等多个科室为孩子实施了咽部巨大占位切除术手术,解除了孩子的生命危机。
A 新生儿咽部长了一个巨大囊肿 吃奶就呛 呼吸困难
2021年12月8日,吉吉(化名)出生在固原市一家医院,家人还没来得及享受添丁进口的喜悦,就发现孩子有点不对劲,一吃奶就呛,奶水总是从鼻腔里呛出来,伴有喉喘鸣及发热症状。到了第5天,孩子出现呼吸困难,且一天比一天严重,只能借助呼吸机勉强维持。当地医院救治能力有限,遂建议将孩子转诊至宁医大总院。
接到转诊申请后,宁医大总院新生儿科立即派出一辆新生儿专用转运救护车,载着医护团队赶赴吉吉所在的基层医院,一路护送他抵达宁医大总院。
此时,孩子已经没办法自主呼吸了,时刻离不开呼吸机。医院迅速安排了各项检查,结果显示,吉吉患有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颅内感染、房间隔缺损+卵圆孔未闭。收住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疗团队积极给予抗炎、无创呼吸等治疗,孩子发热症状逐渐消失,但仍有自主呼吸困难、进食后鼻腔溢奶现象。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新生儿科邀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总住院医师杨敬会诊,查体发现,孩子的口咽部有一个巨大的新生物,随即完善了颌面核磁共振,结果提示:甲状舌管囊肿口内型,必须手术切除。
“你看,孩子的口腔就这么大,这瘤子占了一大半,把咽喉要道给堵住了,咽腔就剩一条缝儿,所以孩子不能呼吸不能吃饭。”宁医大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闫小会指着核磁影像说。更糟糕的是,这个囊肿还在不断生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将咽喉入口堵得严严实实,如果不尽快做手术切除,孩子将无法经口进食,且随时有喉梗阻窒息死亡的可能。
B 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实施手术治疗
手术要尽快做,但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来说,这是个巨大的挑战。患儿出生仅十几天,体重仅有3.16公斤,该科室从未实施过年龄如此小患儿的手术,经验相对不足,且缺少适合新生儿的小号手术器械。除此之外,孩子前期有吸入性肺炎病史且心脏条件差,口咽部巨大占位也直接影响着麻醉插管操作,麻醉风险也很高。
以往遇到这么小、病情如此复杂的患儿,往往建议转到大城市做手术。但这个孩子已经不适合奔波转院了,而且近期国内疫情形势比较严峻,转诊外地求医并不方便。综合考虑多种情况,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高小平组织科内同事讨论患儿病情后,决定担当起这份责任,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实施手术治疗。
该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麻醉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手术室的相关医护人员进行MDT讨论,制定了严谨的麻醉和手术方案,决定于2021年12月28日为孩子实施急诊手术。
C 20分钟完整切除囊肿 孩子恢复正常呼吸
2021年12月28日,手术如期开始。值班护师王亚楠熟练地为孩子建立静脉通道,并做好保暖措施,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孙建洋及其助手克服了咽部解剖变异、插管视野不佳的困难,借助可视喉镜顺利完成患儿的麻醉。闫小会主刀,借助特殊改装的手术器械,小心翼翼地将患儿咽部的巨大占位完整切除。切除过程用时约20分钟,手术出血仅2毫升。“我们的手术理念就是切得快、切得干净、不要出血,因为孩子非常小,麻醉时间越短对孩子越好。”闫小会说。切下来的囊肿约2cm×2cm,呈口袋状,内部充满了囊液,病理检验为良性。
术后,新生儿重症监护团队用移动暖箱将孩子转运至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后续治疗。第二天,孩子就恢复了正常呼吸,并且顺利经口进食,再也没有发生呛奶的情况。 记者 沈亚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