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金凤区温馨家园出了件“怪事”。小区居民主动要求涨物业费,却被物业“掌门人”马孝仁固执拒绝:“物业费一分不涨!”
其他小区都是物业公司要涨物业费,居民不乐意,而温馨家园却相反,这是怎么回事?近日,记者一探究竟。
回族老人马孝仁是在小区危难之时成为物业“掌门人”的。2005年,满城街西边建成一栋“混搭”独栋楼房,一、二层为营业房,三至六层为住宅,56户回汉群众居住在一起。当年,承建方负责小区物业,物业费为每户每年200元。2007年,承建方突然张贴出一纸通知:由于物业费无法维持小区各项支出,他们不再提供物业服务。
“这可怎么办?”小区居民顿时慌了。
“谁来都是干,实在不行咱们自己干。”一位居民提议。
对!自己干!于是,小区走上了自治之路。马孝仁、李德贵、马汉靖、宋天仓、马孝义、刘建设共6人组成了自治委员会。
作为自治委员会主任,马孝仁上任烧了“三把火”:宣布不涨物业费;购买座椅,让居民有个休闲坐处;搭建停车棚。
马孝仁和其他委员心里不是没有算过账,不涨物业费就必须增加物业收入。经过仔细观察,马孝仁对小区有限的空间重新规划:北面的自行车棚搬迁至南面的空地上,在原自行车棚的空地搭建7个车位的汽车停车棚。
56户居民年物业费共收取11200元,7个车位年收入7000元,近2万元的收入正好能够支付门卫和保洁员的工资,还略有盈余。马孝仁的“三把火”把小区点活了。
有了盈余,自治委员会就忙着给小区添置家当。听闻小区附近一家单位搬迁,马孝仁以低价购买了6套健身器材,供居民使用。之后,又为小区添置了铁栅栏,栽种苗木等。
10年来,其他小区的物业费都是“涨”声一片,可是温馨家园却基本维持原状。唯一一次涨价是在2014年,由于人工工资等原因上涨,每户的物业费由每年200元上调为220元。
一年一点盈余,10年来,自治委员会有了2万余元存款。
这笔钱怎么办?马孝仁说,小区的变压器一直未被供电部门“收编”,这笔钱留给日后改造变压器使用。如果变压器暂时不用钱,马孝仁坦荡地说,他已经79岁了,早晚有干不动的那天,这笔钱要留给继任者。(记者 乔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