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此,金凤区人民检察院以开展食药领域“四个最严”专项活动为契机,主动出击,剑锋直指食药领域制假售假犯罪,出重拳严惩。2018年至2020年,共办理制售毒咖啡、毒豆芽、假中药等案件13件30人,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犯罪线索3件4人,提起公诉10件27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人。移送食药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权益公益诉讼线索4件21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件21人,已作出生效判决3件5人,同一领域内办案力度、规模及成效居于全区前列。
近年来,金凤区人民检察院立足辖区实际,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刑事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综合运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手段,多措并举,严厉打击和惩处食药领域犯罪,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据了解,依托“两法衔接”平台,拓宽监督立案线索渠道。多次与金凤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金凤区烟草专卖局、银川市公安局食药环分局联系对接,走访案件当事人,摸排犯罪线索。经过排查梳理和初核把关,建议行政机关移送犯罪线索3件4人,公安机关立案侦查3件4人。
对办理的食药领域刑事案件,第一时间启动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机制,向民事检察部门移送线索,便于其同步提前介入熟悉和研判案情,确定办案方向,确定诉讼请求及履行诉前公告程序等,使犯罪分子在受到刑事追诉的同时,在经济上也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在打击销售环节违法犯罪的同时,顺藤摸瓜打击上游制假犯罪行为,实现突破一点,打击一线的效果。以杜某梅等三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为例,在对销售环节的三名被告人提起公诉的同时,对隐藏在河南的上游生产环节的同案犯王某峰、李某恒一并追加起诉后作出了有罪生效判决。 (记者 王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