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条承载着40年祈盼的生命线在宁夏中南部版图上蜿蜒向前,直通百姓心间;一个凝聚着党和国家、塞上江南各族群众大爱的民心工程正在快马加鞭地实施,这就是当前宁夏经济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
四十年祈盼,百万群众今圆梦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纪实
12月19日,技术人员对原州区后河隧洞进行巡检。
一条承载着40年祈盼的生命线在宁夏中南部版图上蜿蜒向前,直通百姓心间;一个凝聚着党和国家、塞上江南各族群众大爱的民心工程正在快马加鞭地实施,这就是当前宁夏经济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工程。
党和国家聚焦宁夏头等水事
“如果通了水,这将是我们村最大的喜事。”每月买5次水,每次往返24公里,每年买水花费超过2400元,这是彭阳县古城镇高庄村农民孙玉武每年为饮水必须付出的代价。对于地处宁夏中南部偏远山区和固原市缺水城区的上百万群众来说,水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提高生活幸福指数的最大障碍。
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匮乏是宁夏的基本区情,特别是宁夏中南部地区,这里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地表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仅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的1/23。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老一辈水利专家就提出引泾济清方案:把水资源较为丰富的泾河水,通过截引的方式,穿山越沟,引到清水河,解决清水河上段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但是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进展甚微。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宁夏中南部地区水问题和发展问题。中央领导多次到宁夏中南部地区视察,明确指示要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研究适度开发泾河水资源,抓紧开展固原地区城乡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合理规划和建设部分水资源调配工程。”
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宁夏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列为重点办理建议。同年,自治区政府将该项目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启动了宁夏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项目前期工作。
3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该工程作为解决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群众饮水安全的头号民生水利工程,全力推进。自治区水利厅举全厅之力,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各项工作。2013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概算,随后自治区发改委批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至此,宁夏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前期审批工作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凝心聚力铸就一号民生水利工程
12月的宁夏,寒冬逼人。但无论是在施工车辆忙碌穿梭的南套子梁施工现场,还是在后河隧洞狭小昏暗的隧道内,来自不同地方的水利建设者们正快马加鞭地奋战在工程第一线。回首几年来宁夏中南部地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建设历程,一个个时间节点逐渐明晰:
2010年5月,宁夏水利部门先期开工建设了秦家沟水库工程,概算投资7221万元,目前已建成;2011年10月,开工建设了秦家沟水库向东山坡补水工程,目前已建成并具备了向东山坡年补水375万立方米的条件,结束了固原城市用水长期不达标和遇旱缺水的历史。2012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龙潭水库、胭脂川隧洞、大湾隧洞和中庄水库4个控制性工程。目前,龙潭水库工程已完成老坝体拆除,正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庄水库已全面开展坝基清基工作,部分坝段已开始进行坝体填筑;胭脂川和大湾隧洞总开挖进尺6000米。2013年6月27日,第二批集中开工建设的其余9条隧洞、36公里管线中标单位已进场。
百万群众的饮水期盼已经成为建设者迎难而上的最大动力。由湖北水总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龙潭水库加固改造工程是水源工程的龙头,承担着近50%的引水量。2012年除夕晚上,近20名参建人员齐聚项目部,项目经理一边向大家祝贺春节,一边安排第二天的工程任务。钻工徐龙说:“我们干的是源头工程,春节不回家没关系,不能拖了整个工程建设的后腿。”
工程早实施一天,困难群众就能早一天得到实惠。今年3月,自治区政府召开西吉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协调会,决定由宁夏水务投资集团联合当地政府共同建设西吉县城应急供水工程,工程总投资1.68亿元,铺设总干管长78公里,新建南套子梁扬水泵站一座,调蓄水池4座。水务投资集团董事长杨国介绍,工程从固原市原州区贺家湾水库取水,通过两级扬水输送至西吉县何洼水厂,扬程总高120米,建设标准为年输水量350万立方米。“今年10月份,西吉县城应急供水工程已经完工,西吉县城多年来缺水的窘境已大大缓解。”杨国说。
目前,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主体工程的23个标段全面开工建设,来自全国的二十几支施工队伍的几千名水利建设者,奋战在工地上,为让中南部贫困群众早日喝上清甜的泾河水挥洒着激情和汗水,缺水群众40年的祈盼将成为现实。(记者 李建新 王鼎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