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哮喘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全世界约有1亿哮喘患者,我国约有1000万以上哮喘患者,成人哮喘三分之二为过敏性哮喘,儿童哮喘70%为过敏性哮喘。
12月11日是“世界防治哮喘日”,记者就哮喘的防治相关知识采访了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何静江。
“哮喘病人在发作时反复出现加重的气短、咳嗽、喘鸣、胸闷等症状,但在病发时呼吸道可以在短时间通过自行缓解,因而往往被患者忽视而延误治疗。”何静江说,事实上哮喘一旦急性发作可能导致死亡,所以患者必须小心预防,大量的哮喘病人都是过敏体质,对尘埃、花粉过敏的哮喘病人需远离过敏原。
何静江告诉记者,哮喘疾病的发生有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可能更为重要,其中又以接触过敏原为最主要的诱因,猫、狗及陈旧的羽毛、羊毛等都可成为过敏原。除动物毛屑吸入物外,常见吸入物过敏原还有冷空气、花粉、屋尘、螨、真菌、昆虫排泄物、感染、食物等;非特异性吸入物有硫酸、二氧化硫、氯氨,还有甲醛、甲酸等;职业性哮喘的特异性吸入物有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或排泄物等。
谈及过敏原,何静江说,前几天在门诊接诊了一位患者,她是一位养猫爱好者,今年36岁,长期养猫,但最近几年经常咳嗽、气喘,尤其遇到冷空气入侵,咳嗽、气喘就会随之加重,检查中被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如果忽视治疗,可能伴随终身。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由于症状与呼吸道感染或炎症相似,许多人缺乏相关知识,往往在早期忽视治疗,也极有可能被误诊。
“过敏性哮喘一般可自行或用药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哮喘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纤维化、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呼吸骤停和呼吸衰竭、气胸和纵隔气肿等,将会危及生命,但其实过敏性哮喘是可防可控的。”何静江建议,患有过敏性哮喘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尽可能控制症状,包括夜间症状;改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使肺功能接近最佳状态;预防发作及加剧;提高自我认识和处理急性加重的能力,减少急诊或住院;避免影响其他医疗问题;避免药物的副作用;预防哮喘引起死亡。
生活中,尽量避免让患儿接触过敏原;避免养小动物等。建议过敏性哮喘患者应保持家居清洁,吸尘打扫时应避开患儿;多参加运动;季节交替时特别注意不要着凉;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空调房应注意通风及打扫;避免冷刺激,尽量少让过敏性哮喘患者吃冷饮等。饮食方面宜温热、清淡、松软,可少食多餐。在哮喘发作时,还应少吃胀气或难消化的食物,如豆类、山芋等,以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难。哮喘患者常有痰浊内伏之病机,不宜食用鱼肉或肥甘油腻之品,可多进食萝卜、丝瓜、薏米、柑橘、银杏等化痰利湿之品;有内热或痰热的患者,不宜吃辣椒、花椒、芥末、茴香等辛辣刺激性食品,可进食绿豆、油菜、苦瓜、柚子等清热之物。 记者 郝 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