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虽然它听起来是个小毛病,疼起来可是真要人命啊!有人很好奇,好好的身体为什么会长石头?其实,肾结石也是种和饮食不当相关的疾病。如果你不注意科学饮食,就很有可能把结石一点一点“吃”出来。
关于肾结石的形成,银川市中医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徐海峰介绍,“多由于饮食及生活习惯不当导致,小晶体沉积,就好比滚雪球,由小到大。这些烦人的结石,小到肉眼看不见,大到填满整个肾脏,它们引发的疼痛超乎想象。”根据所含晶体的不同,医学界将结石大致分为5类,其中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它在上尿路结石早期症状不明显,等到有症状时往往结石已经较大,需要治疗。
其实,草酸是蔬菜及其他一些食材中很常见的物质,当它和食物中的钙相结合,形成不溶性物质,就会影响钙质吸收;同时,不溶性的草酸钙在人体内沉积,就容易形成结石。常见草酸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菠菜、苋菜、空心菜、竹笋、芹菜、葡萄、豆类、茶叶等,过多进食这些食物可能导致肾结石。“草酸钙结石病友应少吃草酸含量高的蔬菜,或者制作的过程中用水焯煮一遍后再烹饪,可大大降低草酸含量。”徐海峰说。
徐海峰还提醒,还有一些饮食习惯会催生结石在体内的生长。“如果过多食用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导致嘌呤代谢失常,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脂肪摄取过多,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的情况,就可能形成肾结石。虽然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但补充过多,尤其是乳糖,也会给结石的形成创造条件。”蛋白质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但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使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肾脏功能把多余的钙、草酸、尿酸排出体外,也容易出现肾结石。
肾结石的诊疗重在早预防、早发现。预防建议保持几个好习惯:1.成人每天保持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上;2.适当运动可加速小结石排出;3.科学补钙,不过量补钙;4.清淡饮食,不要加大肾脏负担。因为,盐在排出的过程中会带走钙,使得尿钙水平升高,增加肾结石的风险。 记者 刘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