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学期成绩明显退步了,这么长的暑假,赶紧抓住这个机会补补课吧!”“不用你管,你越唠叨我越不想学!”一大早,刘佳(化名)和儿子的争吵又开始了。“放暑假后,这样的争吵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刘佳无奈地说,原本想趁暑假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多了,改善一下母子关系,没想到感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频频“亮起红灯”。
为什么暑期里亲子关系会比较紧张?原因很简单,相比日常上学、工作时,漫长的暑期,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多了,矛盾、冲突也更加明显。当家长的各种唠叨和孩子的各种情绪掺杂在一起时,一把无形的“火”被点着了!怎么“灭火”才有效?听听专家怎么说。
暑假亲子关系变紧张了
十四岁女孩乐乐(化名)的暑期,可以用“乌烟瘴气”来形容,她的妈妈是老师,平时非常忙,爸爸也因为生意,对家庭很少照顾。就在上学期,乐乐出现不主动写作业的情况,这让妈妈非常崩溃,好不容易等到暑期,妈妈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给乐乐布置了一堆练习题。但让乐乐妈妈没想到的是,这些练习题就像炸弹一样,只要被摊开放在桌上,就会引来乐乐极大的排斥,最终二人吵得不欢而散。乐乐妈妈想不明白,原本乖巧听话的女儿怎么就变成了这样。
“我的妈妈就像一个‘监工’,每隔两小时就要到我房间来巡视一番。都放假了,还盯这么紧,真的很烦!”12岁的天天说。可天天妈妈却很苦恼,“上学期孩子英语只考了80多分,语文也不到90分,想着暑假把学习盯紧点。因为他学习自律性差,不看着他吧,他一个人在房间学习时,总是玩玩这,摸摸那!
寻找“火起”原因
那么,暑期里亲子关系为何频频“起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2355”银川市团委特约讲师周秀珍进行了分析。
NO.1都是成绩惹的祸
考试结束后,孩子的成绩成了假期亲子关系矛盾发生的导火索。“双减”之后,多数家长也在尽量调整心态,有些家长表现出不在意孩子的成绩,但就是这种刻意的“不在意”,让孩子和家长的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家长的情绪就会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宣泄出去。比如,孩子起床晚了,或者看电视时间长了,有些父母会突然对孩子大发雷霆,表面看是因为起床、看电视这些小事,实际上却带着因成绩问题而积累的负面情绪。
NO.2作息习惯上的改变
平时上学时,孩子每天早起晚归很累,到了假期,总会出现早上睡不醒、起不来的情况。
周秀珍介绍说,有些父母会在假期把孩子交给老人,老人习惯早睡早起,但孩子总是早上睡不醒,和老人生活习惯不一样,矛盾也就有了。“有家长晚上下班回去,就听老人唠叨孩子早上不起床,唠叨多了,心情烦了,就会把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但是作为孩子也会觉得委屈,平时上课很累了,假期就不能好好睡懒觉吗?这样长期下去冲突矛盾自然会形成。
NO.3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
假期亲子关系发生冲突,除了上面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长期积累的问题。“平时家长孩子都很忙,很多只有晚上吃饭的时间可以做一些简单交流,有些家庭可能全程无交流,吃完饭各自做各自的事情。时间长了,矛盾就会不断积攒下来。”周秀珍说,假期父母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变长了,就容易让亲子矛盾集中爆发。
给你“灭火”良方
找到了暑假亲子矛盾的原因后,针对这些原因,再看看周老师给出哪些沟通建议。
NO.1低龄段孩子多给予陪伴
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孩子,想法相对简单,他们往往对父母有着很强烈的依赖感,这个时候,家长只要给予一定时间的陪伴,不良情绪很快就会化解。“平时父母下班回来,要多和孩子沟通一下,陪他们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另外,周老师建议,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假期作息时间上可以放松一些。“尤其是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间,好的睡眠可以帮助他们长身体,也可以让他们进行体能修复。”
NO.2高龄段孩子家长做主导,引发心声
12~18岁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同时迎来的还有身体的发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不喜欢沟通,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事情,此时,作为家长要主动引导孩子。周老师建议,家长可以研究孩子的兴趣爱好,参与到他们其中,慢慢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事。“其实,有时候孩子的发泄不是发脾气,而是在通过这种行为引起家长的注意,寻求一些帮助。”
NO.3父母也要学会示弱
“很多父母和孩子说话时,总是有一种上下级的感觉,矛盾发生的时候也不肯让步,从而激发争吵。”周老师说,家长有时候要学会示弱,当发现和孩子之间的情绪有变化的时候,家长可以默默深吸三口气,快速离开发生争吵的房间,独处一会,让情绪释放。
“如果面对孩子有些话不好说,可以通过最原始的方式,给孩子留字条,把你想和孩子说的话写在上面。”周老师建议,“不要小看这些字条,虽然表面看上去孩子可能没反应,其实他们会把你写的内容记于心的。” 记者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