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民赵女士右手食指和中指指甲根部,长出了一些倒刺,做家务的时候,经常会摩擦倒刺,引来一阵疼痛。赵女士便用手将倒刺全都撕掉,没想到第二天撕倒刺的地方竟然红肿起来,过两天还流脓了。就诊后,医生告诉赵女士,因为她用手撕倒刺造成感染,引发了甲沟炎。
冬季,很多人的手指会出现脱皮长倒刺的情况。很多人认为长倒刺是缺乏维生素,就会大量地补维生素。那么,皮肤长倒刺,真是缺乏维生素吗?
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医生张伟介绍,缺少维生素确实可能导致皮肤问题,但如果没有其他皮肤问题,只是指甲周围长了倒刺,仅补充维生素是不够的。手指长倒刺的根本原因是皮肤干燥。
皮肤倒刺为何总出现在指甲边缘?
“指甲末端的角质层在不断累积、增厚。角质层比较干燥,因为皮肤的水分滋养表皮、真皮层后,很难达到角质层。当角质层角化过度,没有得到护理时,皮肤边缘部分就特别容易干燥开裂,微小的裂纹被摩擦增大,于是就出现倒刺。另外,冬天天气干燥,水分丢失过多,角质层更容易干裂。经常使用清洁剂,也容易出现皮肤干裂、倒刺。”张伟进一步解释。
出现了手指倒刺,不少人会像赵女士那样,把倒刺撕掉,有的撕出一道伤口,还会流血。对此,张伟提醒,随手撕倒刺,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出现皮肤感染,严重的可能导致甲沟炎,或者是甲下脓肿。
出现手指倒刺,该怎么正确处理?“处理倒刺,可以先将手在温水里浸泡一会,让皮肤的角质层软化。再用干净的指甲刀,从倒刺的根部来切断,之后用碘伏进行消毒。秋冬时节应注意皮肤保湿。涂抹护手霜时,大多数人忽略了手指边缘。防止手指倒刺,应仔细将护手霜擦在指甲周围和指尖上。也可将凡士林涂在指甲边缘,加强保湿功效。”
记者 刘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