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秦女士夜晚睡觉时,感觉有小虫子钻进了右耳,自己试着用挖耳勺去抠,但没有将虫子取出。她有些担心,第二天到耳鼻喉科就诊。“右耳内有爬虫感,痒痒,并伴有一点耳鸣。”医生在耳内镜下检查发现,秦女士右耳内有一小蚊子,并将其取出。
夏季是外耳道高发异物的季节,许多小昆虫,特别是飞蛾、蚊子、小蟑螂等,容易在人们沉睡梦乡时,冒然闯入耳道。那么,夏季蚊虫入耳怎么办?
感觉到有蚊虫进入耳朵后,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赶紧用手抠,或者用挖耳勺挖,甚至用夹子夹,其实这些方法都不可取。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邓斌解释,“外耳道长约2.5~3厘米,皮肤较为娇嫩,神经系统丰富。蚊虫进入不熟悉的外耳道,它也会害怕,会不断地活动,让人觉得又痒又痛;当蚊虫触及鼓膜时,还可能引起人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如果没有外部刺激,虫子在耳道内会相对安静一点,若是受到刺激还容易在里面横冲直撞,甚至可能导致鼓膜外伤,对听力造成影响。”因此,一旦耳道有蚊虫进入后,切勿用手指或挖耳勺深挖,以防昆虫进入更深的位置损伤外耳道及鼓膜,影响听力。
有人说,如果蚊虫进入耳朵,用手电筒照一照,蚊虫就会顺着光飞出来了。对此,邓斌医生表示,若是喜光的小飞虫如飞蛾、蚊子等进入耳道,可以到暗处用手电筒照射耳道,虫子见光后可能飞出来。但如果是蟑螂、蚂蚁等怕光的虫子,用手电筒照射后,反会使其往里钻得更深。此时应该滴入香油、滴耳液、眼药水等使其瘫痪、死亡,然后尽快赶往医院耳鼻喉科取出。
夏季小虫子在室内活动频繁,要经常清扫收拾家里,最好不要在卧室堆积报纸、购物纸袋等,容易聚集小虫子;收拾房间后,可喷洒一些杀虫剂。
生活中,很多人吃完饭或闲着没事时就喜欢掏耳朵,觉得耳道越干净越好。其实,耳道中的耳屎对耳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耳屎的味道很苦,不适宜细菌生长,小虫子也不喜欢,因而耳屎有保护耳道皮肤、阻止小虫飞入的作用,最好不要经常抠挖。”邓斌医生提醒。
记者 刘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