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暖和的时候,很多人选择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出行。这种交通方式虽然灵活方便,却也暗藏隐患。近日,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诊了一名患者,由于骑摩托车不慎翻车,没有头盔保护的他,造成面部严重损毁,大部分软组织与骨骼撕裂分离。
骑摩托车翻进沟里面部严重损毁
8月1日中午,一名满身血污的年轻男子被紧急送到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他面部的损伤让见惯了各种伤口的医护人员都大吃一惊。
该名患者30岁出头,家属告诉医生,他当天骑摩托车回家的路上发生了意外,不小心翻到沟里,因为没戴安全头盔,脸部受到了重创。
医院急诊科立即展开救治,紧急安排各项医学检查,以明确诊断病情。结果显示,患者整个颜面部处于严重的毁损状态,面部大部分软组织在外力的作用下完全脱离骨骼,肌肉、神经、左侧的腮腺导管断裂,伤口处的肌肉呈不规则的粉碎状,尤其下唇,只有一丁点儿肌肉连接,几乎要脱落了。
除此之外,患者两侧肩胛骨折,一侧髋关节骨折,两节颈椎骨折,还有多发的肋骨骨折、轻微气胸等。对此,急诊科迅速电话通知口腔颌面外科、骨科、神经外科、麻醉科等多个相关科室医生前来会诊,经过评估,认为患者需要尽快手术。
“这么严重的外伤,必须尽快清创、缝合伤口,否则面部软组织会因为缺血而坏死,一旦坏死的话,不光牵扯到美观的问题,可能吃饭都成问题。”宁医大总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治医师曹昆说。
绿色通道紧急救治5小时完成整容级手术
由于疫情防控期间,所有的手术患者及陪护家属都需要先做核酸检测,排除疫情传播风险。采集核酸后,需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出结果,但这位患者明显等不住。医院急诊科积极请示医务处,医务处迅速做出指示:开通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做好防护,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
当天下午3时许,患者顺利进入了手术室。手术的第一个难关就是麻醉,由于患者颜面部的软组织大部分骨肉分离,口腔中有血,气管插管基本无法实现。麻醉团队与耳鼻喉头颈外科协商评估后,决定做气管切开。但因为患者有两侧肩胛骨折和颈椎脱位,轻易不能挪动,而气管切开需要脖子大幅度后仰,垫高肩部,这个矛盾让操作难度直线攀升,手术团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操作,打开了气道,为后续的手术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口腔颌面外科,为患者缝合面部软组织。缝合之前,首先要清创,主刀医生曹昆对这个过程印象深刻。患者摔到了沟里,伤口处的骨面、肌肉上嵌满了沟里的黄土,他将小纱布块套在手指上,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清理、冲洗。“本来很多软组织就处于游离、半游离状态,有些血管本身有破损的,如果动作稍微重一点,或者操作不当,很可能造成二次损伤,只能一点一点轻轻地去擦洗,500毫升的洗必泰,用掉了将近10瓶。”曹昆说。
清洗干净后,手术团队对创面进行消毒,然后着手缝合。首先缝合内部的肌肉等软组织,一点一点将撕裂移位的鼻子、嘴唇、脸颊等复位。随后缝合外部的皮肤,考虑到患者还没有结婚,曹昆决定用最细的无损伤线去缝合,这种线也称为整形美容线,一般用于整形外科手术或血管显微吻合手术,用它缝合伤口不容易留疤痕,伤口恢复起来也比较快。4个小时后,缝合结束,整台手术顺利完成。
患者原本严重撕脱损毁的脸恢复正常,术后患者被转送至重症监护室,第二天转入普通病房。待面部伤口恢复后,他还需择期实施其他手术,治疗骨折等问题。
造成面部创伤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是主因
像这样骑摩托车摔伤导致的颜面部外伤患者,近2周内,曹昆所在的口腔颌面外科已经接诊了十几例,所有的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骑摩托车或电动车不戴头盔,发生意外时,头面部没有任何保护。
“我们经常开玩笑说,骑摩托车是肉包铁,开车是铁包肉,开车有安全气囊、安全带,发生意外时有保护,摩托车发生意外,身体直接受创,如果戴着安全头盔,至少头面部会得到保护。”曹昆说。
据悉,每年4月~10月都是摩托车、电动车意外事故的高发期,而一旦发生意外,头部、颜面部往往很容易受到伤害。曹昆提醒,无论骑摩托车还是骑电动车,尽量戴上安全头盔,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尤其是炎夏时节,天气炎热,又要戴口罩,很多人因为怕热、怕闷而放松了安全意识,街上不戴头盔的骑行者比比皆是,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很严重。此次接诊的患者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希望大家以此为诫,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记者沈亚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