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麒麟瓜采摘上市时节,在海原县李旺镇二道村的西瓜大棚里,一个个圆溜溜、绿油油的美都麒麟瓜长势十分喜人,瓜农们正忙着采摘、搬运成熟的西瓜。今年,李旺镇的瓜农喜获丰收,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李旺镇二道村种植的拱棚美都麒麟无籽西瓜,因糖度高、口感好,受到外地客商的青睐,成为“抢手货”,日销量超100吨。
来自安徽太和的客商孙帅说:“我是朋友介绍过来的,这里的西瓜特别甜,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正在装车的是要发往浙江杭州。”
据二道村村干部张彤介绍,现在的拱棚所在地之前全部是撂荒地。两年前,镇党委、政府引进海原县丰兴源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通过考察,发现二道村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美都麒麟无籽西瓜,便以每亩100元的价格从群众手中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发展起了麒麟瓜种植产业,并与宁波、广东等地的多家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实行订单种植。
看到了眼前的红利,二道村“两委”班子从中受到启发,算起了经济账,单棚占地半亩,产量为4000斤至5000斤,投资约4800元,平均按定价2元算,除去成本单棚净利润约为4000元,这无疑是产业富民的一条新路子。
于是,2021年二道村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方向,与该公司积极对接,通过“党建引领、企业带动、党员示范、农户参与”的联农带农模式,盘活了闲置旱地1000亩,搭建拱棚种植麒麟瓜。并引导群众以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承包经营、托管经营等模式结成“致富共同体”,让农民挣薪金、收租金,做到“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目前已有15名党员联系到150户农户,加入基地麒麟瓜种植建设中来。
张彤说:“今年我们种拱棚西瓜2030亩,其中有125个棚是由村上36户农户来种植,初步计算亩均产值净利润达到8000元左右,125个棚净收入达到62.5万元。”
同时,二道村充分调动龙头企业及致富带头人的带动作用,推动拱棚麒麟瓜种植基地产业融合发展,企业负责提供种植方案、技术指导,采取包装运销一体化生产营销的联农带农方式,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繁荣作出积极贡献。全年联农带农1500余人次,带动老百姓劳务收入达到270万元。今年,该产业蓬勃发展,为当地及周边村子群众提供劳动岗位1000多个,务工时间6个月。
二道村高三毕业生余忠兰告诉记者:“高考结束后,听说村子里有干活的地方,可以打工挣钱,就跟着父母来了。干了一周,已经挣了700多元了。”
为了拓宽群众增收致富道路,二道村充分发挥拱棚利用价值,计划在秋季种植黄芯娃娃菜、优秀耐寒西蓝花,每棚净利润1000元,一年两茬种植,轮作倒茬,提高种植效益,促增收谋发展,夯实产业富民路子。
二道村拱棚麒麟瓜产业只是近年来李旺镇特色产业升级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李旺镇以“党建强、产业旺、农村美、农民富、民风好”为目标,把产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大胆探索创新,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产业多元化,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李旺镇组织委员田福说:“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把支部建在产业上,把党员聚在产业上,让群众富在产业上,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产业。目前已在李果园村打造种植6000亩红葱种植基地,以杨山、杨堡肉牛示范村为基础,大力发展肉牛产业,目前肉牛存栏已达到1.5万头,在二道村种植拱棚西瓜2030亩。”全媒体记者 李洋 马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