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细雨连绵,燥热渐渐消散,空气中多了丝丝清凉,草木色泽从碧绿向五彩斑斓转变。
微风轻拂城市街道,人行道两边的槐树花脱离母树怀抱,洋洋洒洒飘落,把路面点缀成一片鹅黄。
环卫工人杨会拿起扫帚,将落花归拢成堆,用簸箕装进垃圾箱。环卫车紧随而至,把装满落叶、枯花的垃圾箱清空。杨会负责彭阳县兴彭大街1000多平方米路面保洁,每天凌晨4时前把街面清扫干净,回家用餐后,继续上街保洁。
“这几天槐树花正落,要随时清扫。”落花、清扫;再落,再清扫……在杨会等环卫工人日复一日的循环劳作下,这座年轻的城市始终保持着清秀的容颜。
今年1月,中央文明办确定2021年至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彭阳县光荣上榜。居住、生活、工作在这座县城里的人们,如同杨会一样,倍加珍惜难得的机会,齐心协力扮靓家园,让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1 文明激荡高品质生活
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
千百年来,沐浴在传统文化中的彭阳人,始终保持踏实、耐劳的品质,用实干书写改山治水、脱贫攻坚的人间奇迹,在大地上书写着生态文明的生动篇章。
在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态建设中,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修建梯田、植绿增绿,硬是在沟壑纵横、丘陵遍布的黄土高原上打造出一片绿色海洋,建成三山环绕、两水相伴的美丽小城。
远山之上、六盘之下的农耕文化,与生态田园、江南小城巧妙融合,汇成塞上江南的人文胜景,成为宁夏灵性山水的经典之作。
流经多个乡镇的茹河是黄河上游主要支流之一,穿彭阳县城而过,滋养沃土、润泽万物。为了护好这一生命之源,彭阳县按照源头、河道、流域三大治理思路,投资近4亿元启动实施美丽茹河治理项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综合治理。
通过控制面源、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保护茹河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茹河出境沟圈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现从脏乱差到景观水道、美丽公园的华丽转身。
碧水绕城流,青山迎面来。漫步茹河岸边的浓荫下,只见绿草茵茵、花团锦簇;临岸观水,可见碧波荡漾、飞珠溅玉。配套齐全的体育健身设施,成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去处。
彭阳因茹河而俊美,茹河因彭阳而清秀。
如今,碧波荡漾的茹河水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草木与清流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别致的立体城市园林风景,重现鸣雉相唤、悠扬婉转、烟霞异态的风姿,彰显彭阳干部群众争创文明城市的精神风貌。
创建文明城市、建设美丽家园,是当地干部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
彭阳人以“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姿态,围绕打造一座高水平城市,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总指挥、政府代县长为第一副总指挥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城市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2个专项工作组、9个大网格片区和77个子网格,通过县级领导包抓、指挥部统筹总揽、牵头责任单位具体负责、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形成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合力。
“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城市各项事业发展全过程,全力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成长的社会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彭阳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王宇介绍。
彭阳县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让城市更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也更加安全稳定、宜居舒适。
现在的彭阳县城建成区绿地率43.43%,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45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94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6.6%,水环境质量均在Ⅳ类及以上,农产品安全合格率达到100%……
2 文明成就城市高颜值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
彭阳县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创造诗画景观。
围绕打造南部山区特色“花园城市”目标,精准把脉城市园林绿化需求,突出“一街一景观、一园一主题”,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布局,围绕市政路网和公共区域,突出文化传承、特色塑造和节点衔接,实施生态园林绿化提升工程。
初步形成了“山、水、景、园”相衬托、“点、线、面、环”相衔接、“乔、灌、花、草”相结合的园林绿地系统,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51.92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46.01%、绿地率41.8%,全方位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彭阳人抢抓历史机遇,保持昂扬向上的劲头接续奋斗,用实干让文明之光照耀城市的每个角落,让这个宁夏最南端的县城,以惊艳之姿呈现在人们眼前。
为此,彭阳县全面推行“七分服务、二分管理、一分执法”的“721”工作法,坚持“界限清晰、责任明确、包干落实、督导到位”原则,落实“门前六包”责任制,任务到单位、责任到人头,以创则必成的坚定信念勇担使命,以创则必实的硬核举措奋力攻坚,以创则必严的扎实作风担当作为,全面打响“学史力行、扮靓山城”攻坚战,向全国文明县城行列加速迈进。
彭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集中整治与长效监管相结合的模式,对公益广告统一标准,有序推进全域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工作,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和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县城有店铺6000多个,通过对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药品严格监管,杜绝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现象。通过动员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提高自律意识。”该局副局长海鹏介绍。
针对交通秩序,彭阳县交巡警大队借助农贸市场、财富广场两处新建的交警智慧岗亭,通过教育劝导、喊话提示、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加大上学放学、上班下班等重点时段宣传提示力度,初步形成了“文明交通、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
“施划临时停车泊位1.4万个,补充完善停车泊位内缺失的方向箭头308处;重新施划主要道路标线16处,新增施划车让人标识154处,有效规范了城区交通秩序,提升了驾驶人文明交通意识,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彭阳县交巡警大队大队长姚爱东说。
3 文明引领居民新风尚
群众是一座城的主体,他们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也是城市文明的创建者和动力源。
为此,彭阳县委、政府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典型,选树行业“最美人物”。以身边人讲好身边事、身边事激励身边人为基调,广泛开展最美人物、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典型选树培育活动。
在刚刚经历的脱贫攻坚战场上,那些为了实现千年夙愿挥洒青春汗水的驻村工作队员;在疫情防控一线,那些与时间赛跑、用无私无畏护佑万千生命的逆行者……一个个模范人物就是一个个坐标,他们以身作则,践行初心使命,书写励志故事。
郭彩利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虽生而平凡,却创造不凡。2017年,郭彩利“割肾救夫”的感人事迹,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从彭阳县传向全国。她用人间大爱,展现了对爱的渴望和无悔的坚守,获得了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彭阳县以榜样为镜,见贤思齐、正身正行。成功推选全国道德模范郭彩利,推选杨万珍、杨凤鹏等先进典型。邀请道德模范走进直播间开展宣讲活动,培育“好人有好报”价值导向。
彭阳县立足可亲、可信、可学,设立道德模范服务岗,打造道德模范宣传广场,制作文明彭阳宣传片,讲好讲活道德典型的创建故事,广大居民“学好人、做好事”的意识日益浓厚。
有爱的地方,就有希望。
如今,郭彩利成为彭阳县人的骄傲,激励人们不畏艰难困苦勇毅向前,让爱心和善意不断传递,画出文明城市创建同心圆,为“创城”注入澎湃动力。
通过媒体刊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六大类公益广告,利用“乡村大喇叭”、社区信息公开栏等载体,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动员广大居民投身文明创建工作,以“小我”促进城市文明“大我”。
为此,彭阳县将每周星期五下午定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城日”,通过开展文明劝导、文明宣传等活动,充分调动人人关心关注创城工作、人人重视参与创城工作、人人投入创城工作。
通过深化文明创建细胞工程,评选全国文明单位4个、全国文明村镇3个;评选自治区文明单位20个、自治区文明村镇8个、自治区文明校园3个。全县2万名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用行动和爱心,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温暖,为创建工作增添了一抹暖色。
4 文明浸润精神风貌
一座城市美不美,表为市容市貌,内为精神风貌。
彭阳县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作为,把无形的正能量变得具体而生动,产生激荡浸润心灵的力量。
40岁的陈喜红凭着对环卫工作的热爱,一干就是6年。“如果没人干这些脏活累活,我们的城市就会脏乱差。”6年来,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她都坚持高标准完成当天的工作。
彭阳县城有49条道路324.7万平方米,为了便于管理,保洁范围被划分为两大区域,合理配备作业机械和人员,实行机动清扫全域作业、保洁员巡回捡拾、电动车收集转运的工作法,提高了环卫保洁标准和机械化清扫率。
“城区生活垃圾清运‘日产日清’,垃圾收集处理率100%,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无异味,城市扬尘治理无遗漏,洒水车不间断作业,变‘扫路’为‘洗路’,全面提高了道路保洁质量。”彭阳县环卫队队长虎仪伟说。
同时,结合网格化管理,对辖区内支路街巷、开放式小区道路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拉网式排查,针对问题形成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严格实行环卫清扫保洁、市容市貌治理、广告牌匾整治等规范化管理。
每一抹正能量,都是一束温暖的光芒。正因为有了陈喜红、杨会这样一群尽职尽责的城市“美容师”,才维护了这座城市的整洁与美丽。
如今的彭阳,山水为表、文明为里。在彭阳县城穿行,目之所及干净整齐,令人心旷神怡;市民的一言一行昭示着这座城市的蓬勃生机。
“我们不仅要把大街小巷以更整洁、更健康、更优美的姿态呈现在市民面前,更要把文明理念根植在百姓心中。”王宇介绍,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创建文明城市是每个人的事情。
彭阳县适时开展“百姓金点子”征集、“百姓管家”自律、“百姓互动”志愿活动,更好地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鼓励辖区“大妈、大叔”担当“百姓管家”,实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
开展一系列全民文明素质大提升行动,组织“县乡宣讲团、村组宣传员”下基层,整合“融媒体矩阵”“文明实践大讲堂”“乡村大喇叭”“村民微信群”“理论大篷车”等宣传资源和传播手段,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针对性开展彭阳县文明创建“十大行动”,对文明风尚、文明礼仪、文明交通、文明经营、文明秩序、文明环境、文明餐桌、文明旅游、文明习俗、文明网络十个专项行动中的短板弱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确保逐项达标。
建立群众监督和媒体曝光机制,组织文明实践志愿者开展不文明行为“随手拍”监督行动;开展“最美行为我点赞”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乡村文明实践积分卡制度导向作用,广泛开展扶贫救助、孝老爱亲、恤病助残、法律援助、文化支教、环境保护、健康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第四次工作推进会召开后,彭阳县各责任单位迅速落实会议精神,在县创城办统一协调下,分别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展开行动,全面推进整治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城市容貌‘改头换面’,城市环境有效提升。”王宇说。
经过5个多月的创建,现在的彭阳县城道路清洁,交通秩序井然,车辆礼让行人,夜景熠熠生辉。漫步街头巷尾,时刻能感受到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变化,文明之花盛开在大街小巷,文明成果惠及万千群众。
勠力同心共奋斗,砥砺前行再扬帆。彭阳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全民积极参与创建行动,努力书写一份承载彭阳儿女光荣与梦想的“文明答卷”。
目之所及,干净整齐。
交警巡护,规范秩序。
车辆各行其道,井然有序。
营造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保洁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洒水车不间断作业,扬尘治理无遗漏。
拭亮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