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星海镇果园村村民姜晓花像往常一样,把自行车推到院子外,转身进屋,将老公公扶上炕,给老人整理好衣帽,安顿好以后才出门。
公公90岁了,听力不太好,姜晓花跟老人说话时,总是贴近老人耳朵说。老人说她声音太大,这倒把姜晓花惹笑了。
“我现在的任务就是把老人照顾好。”57岁的姜晓花脸上洋溢着笑容。
姜晓花是大家眼中的好儿媳,也是果园村孝老爱亲的模范。近几年,果园村村民评议会评选出“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最美母亲、最美村民”共50多个优秀家庭,引导村民向好向善、孝老爱亲。
果园村村民是来自隆德县的移民。淳朴的山区民风也被带到了新家园,并得以传承发扬。“我们村的村风一直挺好的,婚丧嫁娶都不大操大办,也不互相攀比。”56岁的村民马淑莲说。丈夫因病去世后她选择丧事简办,为村里的移风易俗带了好头。
“自从村上开展移风易俗工作以来,我经常和网格员走街串巷,给每家每户宣传移风易俗的政策,引导村民简办婚丧嫁娶事宜。”果园村“两委”委员刘来喜介绍,村上成立了红白理事会与道德评议会,形成婚丧喜庆村规民约,通过悬挂条幅、宣传栏和宣传橱窗广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中华传统美德、法律政策。现在,村里人思想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走进果园村,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色。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是红砖白顶的房屋,路边的墙面变成了村里美观的“颜值风景线”。“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文化长廊上挂满了传承弘扬好家风、好家训的名言警句。
在果园村民俗文化园里,常有秦腔剧团、文艺队等文化小团体忙着排练,在农闲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送文化、送戏曲、送法律等。依托村里的文化长廊、文化墙、文体活动室、棋牌室等阵地,村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加深理解。村里还组建了政策理论宣讲、文化体育、法律普及、科技科普等6支志愿服务队,通过互动式、体验式的文化活动,使精神文明建设无形变有形,由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
目前,果园村建成70余亩的观光采摘园、520平方米的民俗文化园、20亩的休闲垂钓、水产养殖区,栽植2000余株荷花,打造集餐饮、娱乐、休闲、采摘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先后获得“自治区移风易俗工作先进红白理事会”“自治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石嘴山市“健康村”“卫生村”“文明村镇”等多项荣誉。(记者 谢 薇 见习记者 何娟亮 蔡莞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