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石嘴山市
"回望乡情"系列报道③守护银河湾唱响生态曲
时间:2022-08-02  来源:石嘴山日报
  盛夏时节,一场小雨带来了清凉。行走在黄河岸边的银河村,清风裹挟着花草的清香习习吹来,满眼皆是绿色,满心都是欢喜,游人安静、轻松地品味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银河村东边黄河蜿蜒而过,浸润着绿毯一样的万亩湿地草原,碧绿的芦苇丛与红穗飘飘的红柳林相互交织,波光粼粼的浅水湖泊与金色的沙丘相依相偎,共同勾画着景色优美的生态长廊。
  电瓶车徐徐驶入银河湾湿地公园,眼前一片绿意盎然,驻足在观景码头凭栏远眺,黄河水在清风吹拂下泛起微波,不时有水鸟低翔岸边、觅食戏水。
  “两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你看,现在这片油葵花开得多漂亮!”市民宋恒强和家人悠闲地漫步在银河湾湿地公园,不时用相机将这里的美丽景色记录下来。
  “前不久,我用无人机拍摄的短视频在抖音播放量很高,很多人都惊叹石嘴山竟有这么美丽的黄河湿地公园。”宋恒强说。
  走进满眼翠绿的蔬香门第亲子农场,游客纷纷化身“采摘能手”,拎着菜篮穿梭在田地里,采摘、拍照、谈笑……体验着都市生活中难得的惬意时光,享受着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十几年前,银河村可不是这番模样。
  20世纪80年代,银河村以东黄河改道留下的河滩地土质疏松、水草丰茂,曾是附近村民耕种和放牧的好去处。2009年,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打破了银河村的宁静。
  “一开始,不让在河滩地里种地和放羊,村民们都不接受。后来经过政策宣传,大家逐渐理解了。经过这十几年的生态保护,这片河滩地逐渐形成了自然原生态的风貌。”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学锋回忆道。
  观念转变引领生态之变。近年来,每年秋末冬初,银河湾湿地公园都会呈现百鸟争鸣、万羽竞飞的候鸟迁徙景观,监测到的鸟类多达76种,仅灰鹤的数量就从2018年的50多只增长到2021年的5000多只。
  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绿色家底”越来越殷实,人们的观念又有了新变化。
  2018年,银河村被列为石嘴山市美丽家园试点村,银河村“两委”班子经过外出考察学习,决定因地制宜依托得天独厚的万亩湿地资源优势,走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村的新路子。该村先后打造了银河湾黄河湿地生态文化馆、百亩经果林、蔬香门第亲子农场、火车皮创意餐厅、无花果设施大棚、银河老作坊、特色民宿等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收。“现在村上的各项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村民由过去靠河吃饭逐渐走上了靠生态吃饭的新路子。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五年前的1.5万余元增长到2021年23820元,村集体经营性纯收入从五年前的几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03.4万元。”王学锋说。
  2021年度“中国最美村镇”评选活动中,银河村从全国众多参评的村落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7个荣获“生态宜居成就奖”的村庄之一,也是宁夏唯一入选村居。
  转变观念,打造银河湾旅游度假村,以乡村旅游作为村民致富的增长点,农业围着旅游转,产业围着旅游干,吃上“生态饭”,走出致富路……银河村的发展蜕变是我市以生态振兴撬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它也在以更加强劲有力的势头阔步向前,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记者侯晓杰朱凤玲徐毅实习生丁燕燕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赏荷正当时
    赏荷正当时
    城南有座大雁湖
    城南有座大雁湖
    宁夏人物
  •  陈晓燕:致富枸杞别样红
  •  周莉:让更多企业扎根永宁这片沃
  •  “科特派”何淑梅:致富不忘乡亲
  •  他在黄土高原“驯化”南方菌菇15
  •  法官韩芬:用公平与正义架起心与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