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改造一新,大街小巷干净整洁;十字路口、居民小区,“红马甲”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城市公园、游园景区,设施完善,市民流连忘返;公园绿地,一花一景,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明脉动……如今,走在大武口城区,映入眼帘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听到的是居民们的欢声笑语,随意摄取一个场景,都会让人感受到文明城市的强劲脉动。
文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灵魂,更是一座城市靓丽的底色。
近年来,大武口区把“为民、靠民、惠民”的理念根植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全过程,不断整治突出问题,完善新区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更绿了,更亮了,更美了!”“变得有秩序了,变得有内涵了,变得更文明了!”
对于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大武口区广大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让老百姓品尝到了“幸福果实”。而这背后,是大武口区铆足干劲、开足马力、全力冲刺,坚决打赢创城迎检攻坚战,为我市成功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大武口力量。
大武口区立足当前、迅速行动,全面进入实战状态,成立根植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指挥部,设立综合协调、档案整理、硬件建设、新闻宣传等20个工作组,26名处级领导干部和58家单位全面落实包抓责任,先后开展实地督导160余次,召开现场调度会32次,划拨3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巩固提升工作,推动重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大武口区认真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坚持“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不断细化完善措施,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在增加日常督导检查频次的同时,创新开展星海镇、各街道互测互评,按照街道片区划分9个区域,每周由大武口区创城办按照实测点位下发责任清单,9个测评组随机开展互测互评,对测评出来的问题要求责任单位立行立改或限期整改。截至目前,已开展互测互评9轮(次),下发责任清单127个,整改110个。
吹响“冲锋号”,练好“绣花功”。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中,大武口区广大党员干部奋战在主次干道及背街小巷治理、社区改造提升等主战场,舍小家、顾大局冲锋一线。
大家轮流到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们身穿“志愿红”,手拿夹子、垃圾袋等保洁工具,在大街小巷中捡拾烟头、塑料袋、纸屑等;将路边乱停放的电动车、自行车摆放整齐,劝导路边违停机动车;向商户宣传“门前五包”责任制……纵是平凡事,亦有不凡意,志愿者用点点滴滴的行动,号召大家积极参与根植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缓解了社区的燃眉之急,在居民中获得了良好反响。
“现在周围环境一天比一天好,大家生活得有滋有味。”小区居民王桂芳道出心里话,“社区居干的付出,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我们为他们点赞。”
身边的变化,感动了一群人。群众纷纷投入到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中,“要我干”变成“我要干”,你家拆除篱笆,我家栽树绿化,他家打扫卫生,呈现出“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可喜局面。
居民寇家刚说:“以前认为全国文明城市是口号,现在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我也要发挥余热尽一份力。”“我需要、我参与、我受益”,汇聚成全民参与的磅礴力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小成为大成,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这一共同目标全力以赴。
老旧小区改造是改善居住环境、顺应群众关切的民生工程。建筑新了、车位多了、环境美了……如今,大武口区很多老旧小区变了模样。看着小区日渐焕发出的新容颜,社区居民喜上眉梢,对未来充满了期待。7月29日,走进大武口区荣景花园小区,映入眼帘的是焕然一新的小区面貌:图文并茂的党建文化墙格外引人注目,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居民坐在新修的长椅上拉家常,好一幅和谐画卷。小区“颜值”翻了几番,居民幸福感多了几倍。
提到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变化,居民王海霞高兴地说:“过去小区环境不太好,不少人都搬走了。前两年,我们小区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地面重新铺设,路面全部硬化了,还新建了小广场,环境一好,老街坊们又都搬了回来,现在大家在这住得可舒心了!”
和荣景花园小区一样蜕变的还有永欣园小区。小区大门前干净开阔,装上了视频监控和车辆道闸;小区内路面、墙面整洁,停车位规范……
“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做起,从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这是大武口区委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
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一直是城市管理的难点,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近年来,大武口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街路破损修补、巷道硬化、无障碍设施完善等,城区整体环境面貌和人居环境质量都有了质的变化。
除了家门口环境变美了,许多市民还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色彩艳丽、图画精美的公益广告亮相大武口街头,不少曾经斑驳灰暗的工地围墙或老旧的社区围墙,已被一面面新增设的主题宣传墙、宣传街区所代替。
王海军从事多年室外装饰广告业务,在他眼中,各种形式的公益广告已然成为大武口区城市文明的一大亮点。“在我的印象里,这些牌匾和灯箱多是为发布商业广告而设立的,大武口区能够拿出资金用于公益广告宣传,这样的举措难能可贵。”王海军说。
看得见的变化,不止于此,整个城市容貌也是焕然一新:今年大武口区已维修硬化路面8500平方米,增设更换路灯1500余盏、街路指示牌41个、公益广告767处。规范出店经营、流动摊贩4000余起,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画2100余处,清理垃圾3.7万余吨。新增机动车泊位496个、非机动车泊位6324米。扎实推进集贸市场、物业小区、“空中飞线”等7个专项整治行动,拆除废旧线路箱20个,私搭乱建80余处,整理光缆线路4500余米,维修破损外立面2300平方米,群众居住环境持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全国文明城市的核心和灵魂。大武口区引导市民在自觉参与中提高文明素养,打造文明有礼、人际关系和谐、公共秩序井然、社会风尚良好的城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妈妈,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和弘扬的精神。”周末,在大武口区汇泽公园,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郭芊芊一边和妈妈散步,一边对妈妈说。
从2012年起,大武口区开始在公园内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并逐年添加和改造提升。如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感召下,美德与公园美景相得益彰,文明新风尚扑面而来,让市民在享受公园美丽风光的同时,也得到了思想道德的熏陶滋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
近年来,大武口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从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入手,紧密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分类设计各种不同载体,采取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强教育引导。以“道德讲堂”、先进典型事迹展板展示等活动为载体,讲述大武口区好故事,传播大武口区好声音,让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让文明的春风吹拂每一个角落。不仅如此,还在全市的市民服务中心、旅游景区、居民区等地修建了“好人主题广场”“好人墙”等,对好人事迹进行展示宣传,让“好人”走到群众身边、走入百姓生活。
同时,在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过程中,大武口区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短视频及“幸福大武口”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创城动态信息81条、原创公益广告短片9条,发放应知应会手册3万余份,围裙、折扇、纸巾盒等宣传品2万余个,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分行业、分领域深入企业、学校、社区、景区、银行等开展精准宣传,打好线上线下组合拳,提高市民创城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广泛开展接地气的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打通宣传教育群众和关心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喜看今日大武口区,道路宽阔平坦、处处满目葱翠、背街小巷干净整洁、老旧小区焕发新颜,一个个小区蕴涵着和谐与温馨,一张张笑脸书写着幸福与快乐。
文明,让城市更美好,大武口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的脚步驰而不息,文明之花在这片热土上绚烂绽放!记者李薇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