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永宁县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发展。
建立县级红色资源库打造“第二课堂”
今年,永宁县广泛动员各行各业心怀梦想、信仰坚定的志愿者,成立县委理论宣讲团、青年宣讲团、教体系统宣讲团等7支宣讲团队,走进农村、社区、企业、校园,开展互动式、体验式宣讲,打造小型化、移动式宣讲阵地,通过“宣讲+服务”“微宣讲”“音乐党课”等宣讲模式,讲好革命英雄、时代楷模、改革先锋的故事。
辖区建立了县级红色资源库,内含11个红色教育基地和4条研学主题线路,将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和“第二课堂”,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示范“老师”,结合主题展览、阅读推广、红色电影放映等开展志愿宣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此外,还创新打造了“歌声里的党史故事”文艺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发动文艺志愿者以快板、音乐剧、故事汇等文艺形式开展宣讲,把“大主题”与“小切口”相结合,把“讲理论”与“讲故事”相结合,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变“灌输式”为“互动式”。目前,该志愿服务项目已宣讲37场,创作主题课件16个,受众超过2000余人次。
挖掘志愿文化传承历久弥新的精神火炬
永宁县注重挖掘党的百年奋斗史所蕴含的志愿精神、志愿文化,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建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动员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社区服务,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亮明党员身份、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志愿服务第一线。各部门相继组建了由党政“一把手”挂帅的志愿服务总队,通过领导干部走基层,集中解决了南环社区化粪池堵塞、金穗小区物业引进、祥和社区自行车棚维修、老旧小区路灯不亮、协调建立农机具停车场等问题。
截至目前,已维修更换部分小区30余件破损健身器材,为40多个小区翻修下水管道40余次,维修漏雨屋顶2800平方米,修复1400余米坑洼路面、破损围墙,翻建或新建20个自行车棚,安装人行门禁系统32个,安装充电桩955余个,补绿种绿13万余株,绿化面积达1000余平方米,集中清理整治乱堆乱放77处,清理私拉飞电700余处。
多项便民服务再升级增强群众幸福感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永宁县从最突出的需求入手、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截至目前,永宁县第一批“我为群众办实事”117项实事中,已完成48项,完成率41.02%,项目进度在50%以上的项目为39项,进度在30%~50%的项目为16项,剩余14项预计在期限内完成。
近日,永宁县又广泛开展第二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征集活动。同时,依托志愿云、志愿银川、永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方式载体,精心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共开展1700余场次“文明永宁实践有我”学雷锋志愿服务、“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清岸清水”、文明交通劝导、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数达8200余人次,服务时长82.78万余小时。
永宁县还从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群众身心健康入手,为基层社区配齐血压仪、体脂测量仪等基础医疗设备,就近就地为群众提供测血压、测血糖服务,全县各医院积极配合各社区,为老年人“上门送诊”,提供身体检查、打针送药等服务,并定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或小区户外广场开展义诊、健康讲座、慢性病治疗等科普活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孙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