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记者从银川市发展和改革委获悉,《银川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共分为背景、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领域、专项工程、保障措施六个部分,明确了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各类主体的相关权利义务,确定了信用信息管理、信用监管、信用奖惩、信用主体权益保护、信用服务行业规范发展等各类活动的法律责任。
结合我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发展定位,《规划》提出了“十四五”时期银川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845”发展思路。其中,八项重点任务包括健全信用法规与制度规范体系、推进信用信息平台共建共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实施信用惠企便企工程、建立完善信用惠民长效机制、培育发展信用服务市场等;四大重点领域,即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五个专项工程,即以信用促进消费提质扩容、以信用助推葡萄酒产业升级变革、以信用赋能基层治理、以信用提升园区活力、以信用增色县域发展。预计到2025年,我市信用法规制度与信用信息系统基本完善,有力支撑全市信用管理和服务体系高效运转。 (记者 李鲲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