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银川市
西夏区“托养+”托起残疾人幸福生活
时间:2022-05-09  来源:银川日报
  前几天,77岁的西夏区居民郭女士将一面写有“关爱弱势体心系残疾人”的锦旗送到西夏区残联,感谢西夏区提供的寄宿制托养服务为其解决了由于年龄的增长而无力照料智力残疾儿子的问题。“自从去年9月份西夏区残疾人托养和康复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托养中心”)运营以来,我们就接二连三地收到锦旗,这面是收到的第八面锦旗。”西夏区残联理事长吕淑华说道。
  为啥西夏区残联频频收到锦旗?这都是缘于西夏区残疾人托养和康复服务中心不仅为残疾人提供照料服务,还千方百计地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
  托养中心总建筑面积7100平方米,其中康复中心面积2863平方米,托养服务中心面积近3000平方米,设有残疾儿童康复科、成人康复科、托养护理科等专业科室,设置床位100张,为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有托养意愿和需求的智力、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寄宿制托养服务及日间照料服务。该托养中心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采取残疾人托养、康复、养老、就业一体化服务模式。
  吕淑华介绍,托养中心建成后,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惠残政策的集聚效应,西夏区残联实行双轮驱动模式,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一方面,走村串户动员处于就业年龄段的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到托养中心入托,为其提供日间照护和寄宿制托养服务,减轻残疾人家庭照护负担;另一方面,将托养中心打造成残疾人培训、创业、就业的孵化基地,强化与社会企业沟通协调,引入电商客服,解决异地用工9人,引入刘玉凤、赵桂琴等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为其提供场地、搭建创业平台,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以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
  前段时间,苏某的家人来托养中心看望苏某时,惊喜地发现苏某不仅被照料得很好,而且爱说笑了。20多岁的苏某是智力残疾人,3月份入住托养中心,两个多月来,通过参加该托养中心丰富多彩的课程以及非遗培训班等,苏某有了很大的变化。更让家人意外的是,苏某在托养中心通过扫地、叠被子、做非遗作品等,每个月还有500元的工资。吕淑华介绍,这是辅助性就业,目的是为了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加残疾人家庭收入,以工疗促进康复。不仅入住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一些没有入住的残疾人也通过西夏区残联搭建的就业孵化基地实现了就业。艾某就是其中之一。艾某是肢体残疾,中专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后来西夏区残联主动对接,介绍其应聘托养中心的一家电商客服工作室的客服,艾某勤奋好学,很快就胜任了这份工作。如今,艾某每月缴纳社保后,还能领到1600元的工资。
  目前托养中心入住残疾人27人,实现辅助性就业30人。除托养中心外,西夏区还为500名处于就业年龄段精神、智力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且在西夏区文昌路街道翟靖巷社区、西夏区怀远路街道富宁村、西夏区镇北堡镇德林村3个社区(村),为30名处于就业年龄段且家庭困难的智力、精神、视力、肢体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记者 李阳阳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彭阳:旱作梯田美如画
    彭阳:旱作梯田美如画
    绘就生态美丽画卷 不负青山不负人民
    绘就生态美丽画卷 不负青山不负人
    宁夏人物
  •  返乡青年刘朋鑫:让家乡枸杞“红
  •  倪联新:蔬菜大棚里走出的全国劳
  •  董川:行走在好汉峰
  •  马建乡: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  王刚:期待民生项目早日完工惠及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