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银川市
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硕果
时间:2022-08-04  来源:银川晚报

  非遗文化进校园。
  “来,快把球传给我!”虽然已是暑期,但在兴庆区第十九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暑托活动,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除了足球启蒙,还有管乐团训练,全部免费为学生服务。”兴庆区第十九小学党支部书记任玉海说。大力推进暑托班开展只是我市多举措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把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纳入全市文明城市建设体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文明校园创建为抓手,持续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
  A 思政教育浸润学子心田
  “通过观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以及中国在经济、体育等方面取得的傲人成绩,让我十分激动,同时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深的理解,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作更多贡献。”观看了开学第一课《闪亮的名字》后,唐徕回民中学南校区的一名学生振奋不已。开学季,同上一堂思政课《闪亮的名字》,是银川市广大中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学生们通过观看记录革命先辈光辉事迹的视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近年来,银川市教育局深入推进大中小学(幼儿园)思政一体化建设,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课程、《闪亮的名字》“开学第一课”,选树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10名,精心录制60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品思政课,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少年中讲清、讲实、讲活。成立宁夏首个校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联盟,并在银川唐徕回民中学南校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政课联盟活动。这一个个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使党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旗帜在全市青少年心中高高飘扬。
  B 党史铸魂 传承红色基因
  在90后、00后的心目中,英雄的形象是怎样的?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正确认识党的历史?这是最近兴庆区景岳小学历史教师黄佳慧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这个问题在她心中逐渐清晰起来:立足课本,用好用足身边的红色资源教育学生。
  黄佳慧所在的景岳小学是革命先烈马文良、孟长有、崔景岳壮烈牺牲的地方,也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修建了三烈士碑作为永久的纪念,几年前又建成了三烈士纪念馆。学校将红色教育贯穿整个办学过程,结合党史教育,精心策划“党员讲好100个红色故事、校园唱响100首革命歌曲、师生共答100道党史题目”的“三个一百”活动,在主题班会课上让孩子们分享共产党员故事、红色影视精彩片段。
  “这是崔景岳烈士生前用过的柳条箱、烛台、笔筒、扁担……三位烈士80年前牺牲了,但我们不会忘记他们为新中国建立的不朽功勋。”五(1)班学生张雨馨作为三烈士纪念馆的小讲解员,借着馆内的实物,声情并茂地向前来参观的师生讲述三烈士的革命故事。每年清明节前后,都有师生到校参观祭奠。
  在银川市实验中学,舞蹈《映山红》激越奋进,《再见,蜗牛》现代气息浓厚,《船歌》舞出了中华儿女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接续奋斗的信心与决心,昂扬的旋律、激情的演唱,展现了广大师生浓浓的爱党爱国之情。巾帼英雄赵一曼、抗日小英雄王朴……每一个党史故事都激励着孩子们牢记历史,奋发向上。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银川市教育局抓实抓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去年以来,在全市青少年中累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185场次,覆盖师生64167人次。同时,精心设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主题文艺展演等10项专题活动,引导全市35万名中小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传承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
  C 多样化实践活动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良好的成长环境,需要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青少年积极向上、健康成长,除了课堂教育,还需要与实践活动、社会教育相结合,做到持续用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暑假期间,村里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她主动报名当了志愿者,帮助村民打扫房子;班里有几名家庭困难的同学,她经常给他们送文具、买早餐、辅导作业,她就是永宁县闽宁镇第二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冯慧。他团结友善,得知同学因父母忙于工作放学后无人照顾,主动和父母商量,邀请同学到家里吃晚饭;他诚实守信,热心公益活动,从二年级开始,每天放学后操场上都有他捡拾垃圾的身影,还多次捡到同学们丢失的物品,被学校评为“拾金不昧”之星,他就是银川阅海小学五年级(5)班学生范德宇。
  像这样的“新时代好少年”我市今年共评选出25位,他们凸显了我市广大青少年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各级各部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选树典型,弘扬榜样正能量,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带动中小学生主动学、跟着学。
  宁夏非遗器乐组合《凤鸣塞上》、秦腔《三教娘子》、非遗花儿演唱、相声《欢声笑语》,编结、剪纸、泥塑、刺绣、米雕、皮影戏等各种非遗“绝活”……还有口弦、埙、花儿、相声、戏曲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了课堂,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这是今年银川市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兴庆区第二小学的一幕。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已覆盖全市100所中小学,为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场场形式创新、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校园向社会延伸,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此外,近年来,银川市教育局还定期举办银川市经典诵读、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校园文化艺术节、“宪法宣传周”等系列活动。联合打造22个研学实践教育基地、14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训)基地,实现广大青少年常态化参与志愿服务。 记者 李姝 文/图
编辑:石楠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赏荷正当时
    赏荷正当时
    城南有座大雁湖
    城南有座大雁湖
    宁夏人物
  •  沈富裕:巧解富民村"富裕"密码
  •  李秀广:做电力科研路上的追光者
  •  陈晓燕:致富枸杞别样红
  •  周莉:让更多企业扎根永宁这片沃
  •  “科特派”何淑梅:致富不忘乡亲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