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菜盘那么重放着我来端,你去前面看着点就行。”8月2日,临近中午,位于沙坡头区滨河镇新墩村西门口的一家小饭馆即将迎来用餐高峰,董明和海小花两口子,正忙着从厨房将炒好的菜端出来。
眼前的两人,一个忙里一个忙外,配合默契。新墩村村委委员高梅霞介绍说,董明一家2019年获得过村上的民族团结进步家庭,也是这里家喻户晓的回汉通婚典范。
“结婚12年了,虽然民族不同,但彼此都能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今年37岁的董明是一个汉族小伙,娶了回族姑娘海小花后,不仅对回族的风俗习惯有了深入了解,也常将汉族的风土人情讲给妻子听。董明说,两口子过日子难免拌个嘴,但是没有闹过大矛盾,开了这家小饭馆,父母都过来搭把手,一家人齐心协力想着怎么把日子越过越好,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不光董明一家对自己的小日子感到满足,近年来,新墩村在镇、村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努力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奏响了民族团结、共创美好生活的和谐乐章。
一个个美满的小家庭,必然构建起一个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在滨河镇下辖的13个行政村、15个社区内,少数民族4613人,占总人口的3%。虽然少数民族群众不多,但是大家并没有把自己视作“少数”,而是主动融入这个和谐的大家庭。
长期以来,滨河镇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机制、矛盾化解机制、民族政策落实办法、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机制等,为大家营造更加和谐幸福的居住环境。不仅各村的回汉群众亲如一家,全镇各族人民群众更是团结一心,形成了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新墩花园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打造“党建+志愿服务”品牌,组织“赶集”志愿服务活动,为各族群众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搭起了各族群众团结相助的连心桥。东方红社区以“五个手拉手”为创建思路,健全民主协商机制,实现小事简议、快事快议、难事众议。向阳社区创新管理方式,形成了“网格员——单元长——楼栋长”的三级微管理体系。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楼栋”“民族团结进步家庭”“民族团结进步个人”评选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小区治理,让各族群众在社区的“大家庭”中感受到了更多的贴心、便利、温馨。
近年来,滨河镇积极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疫情防控等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深化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今年,滨河镇积极申报了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也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牢各族群众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情感纽带。”滨河镇党委副书记徐雅芬说。 全媒体记者 吴进 实习生 王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