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在海口的银川人,通过异地结算的医保,7000多元的医疗费,报销了4000多元,这在过去的生活中,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以往各自为政的医保体系,正在强大的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顺畅。换句话说,中国虽大,一张医保卡,的确不应该成为地域化的掣肘。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医保制度最初的设计中,各地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一系列的附加因素,成为医保体系难以统一的原因。记得当时还有一个很另类的声音反对医保全国联网,那就是“会造成大量就医患者涌入一线城市”。
其实,包括户口在内的“身份凭证”,已经不再拥有太多资源分配上的功能,而普惠性的全民社会保证体系,应当在一个统一的结算水平下,公平对待,这才是一个理所应当的局面。而且目前我国的财力物力,已经可以支撑这样的诉求,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银川这几年在“融入全国一盘棋”方面有着不小的突破,这一方面是我们的收入水平在提高,另外一个就是城乡差距在减小,人口基数适中,也使得改革转型的成本较低。其实,我们换个思路看,如果现在不加紧推进一些突破性的事情,未来人口增多,医疗成本上升等因素不断叠加,尾大不掉,改革的成本就会更大。
事实上,这样便捷的结算方式,不仅不会增加外地医疗机构的负担,反而会倒逼本地医院综合实力的提高。人们也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看病过程中,体验到更多便捷性。
深化医疗改革,一直以来是我们多年希望触及的问题。从医保全国结算的推进工作上,便可以看出我们仍然在不断积累深化改革的成果。而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欣喜的变化正在发生。(皇甫世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