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大头条
啃“硬骨头”,你我戮力同心
——住宁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那些事系列报道之一
时间:2017-03-06  来源:宁夏日报
  核心提示
  在时间的沙漏里,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3年。
  光阴催人、形势逼人,脱贫致富,仍需快马加鞭!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始终是宁夏的头等大事。2016年,宁夏投入财政资金52.88亿元,实施“13项脱贫行动计划”,新建移民住房1.1万套,搬迁移民1.5万人,脱贫销号249个村,减贫19.3万人……
  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字:截至2016年底,宁夏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农民收入2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7%。
  这也擂起了决战的鼓点: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拔穷根、摘穷帽难度更大、任务更艰!
  扶贫是衡量社会公平、民生福祉的“温度计”。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期间,朱奕龙、戴秀英等委员依然倍加关注宁夏的脱贫工作。进乡村、访农家后,他们建议,进一步多措并举,补齐短板,戮力同心打赢这场攻坚战。
  旅游扶贫:朝阳产业催生希望
  在宁夏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贺兰山、六盘山南北相望,滔滔黄河水蜿蜒流淌。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为宁夏发展旅游业夯实了基础。
  10年前,位于六盘山脚下的泾源县冶家村,土房陋室,人均收入不足千元。伴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10年后的今天,这里白墙青瓦,家家开起了农家乐,人均收入过万元。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富民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强、综合效益高,涵盖了服务业众多行业和门类,是稳增长、促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朱奕龙委员说。
  早在2000年,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8部门就在我区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旅游扶贫试验区——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十几年来,我区不断探索旅游扶贫发展路径,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六盘山连片贫困地区旅游从业人数不断增加,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也愈加明显。实践证明,旅游扶贫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返贫率低的“造血式”扶贫道路。
  尽管我区在旅游扶贫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仍存在缺乏统筹协调、贫困群众参与度不高等一些明显短板。而这些问题,在全国,也较为普遍。
  委员们建议,国家旅游局以脱贫攻坚目标为引领,有效衔接“十三五”规划纲要、旅游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以及交通、文化等行业发展规划,编制旅游扶贫规划,重点对强化部门区域协作、加强资金资源整合、推动产品价值提升、夯实人才物基础、构建共建共享机制等方面,作出规划安排和部署,为“十三五”期间开展旅游精准扶贫提供规划支撑。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支持贫困地区旅游项目建设的差别化用地政策,并对合理安排旅游扶贫用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提出细化措施;设计与旅游扶贫特点相匹配的金融产品,为贫困户发展旅游提供小额贷款,着力破解旅游扶贫融资难题;在扩大旅游专业总体招生规模的基础上,适当加大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力度;同时,建立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引进旅游人才奖补和激励机制,为贫困地区发展旅游提供智力支持。
  “多措并举,才能让朝阳产业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让山更绿、水更清、人更富!”委员们表示。
  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扶贫先扶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贫困群众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直以来,宁夏把职业教育作为助推精准脱贫最直接、最现实、成本最低、见效最快的措施,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助推精准脱贫的全局中去谋划、推进,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为解决学生“进得来、有学上”的问题,宁夏投入79亿余元,新建或迁建10所高职学院,对20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中的18所进行新建、迁建或改扩建。按照“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高端设计、错位发展”的思路,投入4.7亿元建设了国家级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为解决学生“上得起学”的问题,宁夏2013年实现了全区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并且发放每生每年2000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六盘山连片扶贫开发区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生活补助。
  为解决学生“学得好”的问题,近3年,宁夏和天津市进行教师双向交流。同时,天津市财政出资,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每年为我区培养50名职业教育免费师范生,优化我区教师结构。
  为解决学生“能就业、用得上”的问题,宁夏成立了山东、福建职业教育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站。2006年至今,宁夏赴东部地区实习和就业的学生总数已超过9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础能力大幅提升,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宁夏在职业教育助推精准扶贫方面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让委员们纷纷点赞。同时,委员们发现,职业教育中出现的校企合作责、权、利不清,安排教师锻炼、学生实习等方面缺乏法律和制度约束,新建、迁建或改扩建学校负债高等问题,成为目前影响宁夏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委员们建议,国家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条例》或相应的政策,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行法律或政策约束。
  中央有关部委支持宁夏尽快化解职业院校债务,使学校轻装上阵,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在精准脱贫中的助推功能。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一个个建议和提案,汇聚成减贫脱困的“八方之力”。2020年宁夏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这个梦想正走向现实。(记者 周一青 房名名 吴少男)
编辑:高登科 责任编辑:李 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取消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黄河岸边绿意浓
    黄河岸边绿意浓
    宁夏人物
  •  王玉彬:累点没啥,市民满意就好
  •  朱雪琴:夫妻携手为退休生活添色
  •  高文军:黄河水润泽幸福生活
  •  李吉安:扎根煤海奉献青春
  •  胡玉梅:拾金不昧以诚待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