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大头条
宁夏胸襟
时间:2017-03-08  来源:宁夏日报
  3月7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团组开放会议,全程向境内外媒体开放。32家境内媒体、13家境外媒体的70多名记者,为了探寻塞上这片土地的美丽与神奇,改革与发展,纷纷赶来一睹宁夏风采。
  会场内,座无虚席,有的记者提前一个多小时抢占有利“地形”,有的记者早早调好焦距,等待捕捉精彩镜头。会场外,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向媒体记者发放中英文版本的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有关情况汇编。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经济日报、凤凰网、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小康》杂志、香港卫视、美联社、香港南华早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记者争抢话筒、踊跃提问,抛出了宁夏煤制油项目优势何在、生态环境如何保护、环境污染如何治理、未来高铁如何尽快建设、如何落实国家民族宗教政策、如何开展脱贫攻坚,银川如何利用新兴产业和技术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宁夏文化自信的落实、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将有何作为、如何与阿拉伯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如何看待“清真泛化”等问题。主持人随意“点将”,并请境外媒体多提问,代表们不回避“清真泛化”等敏感问题,坦率面对媒体,从容应答。
  面对中外媒体的“长枪短炮”,代表们从容自如、侃侃而谈,显得更自信、更坦诚。“代表们的变化来自于宁夏的发展变化。”中央电视台记者许梦哲表示,近年来,宁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外开放阔步前行,很多领域的创新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宁夏人的胸襟越来越开阔,这些都成为宁夏人自信的源泉,而这一点在宁夏代表团每一位代表的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张晓瑜已经连续3年参加宁夏代表团的“媒体开放日”,从学前教育、教育扶贫到人才战略,每一年都有关注宁夏的全新视角。张晓瑜说:“经过连续3年的跟踪采访,我发现宁夏代表看问题的眼界更宽了,建议关注的领域更广了,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宁夏开放的进程。”
  为了让媒体记者们在现场抓到更多的“活鱼”,“媒体开放日”前期,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积极筹备,策划方案,精心设置选题,把“我们想说的、媒体记者想问的、民众想了解的”融为一体,现场气氛热烈。“媒体开放日”成为宁夏代表展现风采,境内外媒体获取新闻原料的“双赢”通道。
  中外记者们从不同角度聚焦宁夏,探寻这个西北内陆省区改革发展的“秘笈”。“媒体开放日”成为一扇外界了解宁夏的窗口,成为宁夏对外宣传推介自己、提升影响力的重要平台。透过这扇窗,展示了宁夏代表关注国计民生、积极建言献策的履职风采,彰显了宁夏代表团开放、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体现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建设“四个宁夏”、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在真开放中呈现宁夏胸襟、世界眼光。(记者 李东梅 马晓芳 尚陵彬 和牧川)
编辑:高登科 责任编辑:李 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取消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黄河岸边绿意浓
    黄河岸边绿意浓
    宁夏人物
  •  王玉彬:累点没啥,市民满意就好
  •  朱雪琴:夫妻携手为退休生活添色
  •  高文军:黄河水润泽幸福生活
  •  李吉安:扎根煤海奉献青春
  •  胡玉梅:拾金不昧以诚待人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