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是宁夏交通运输建设重要的黄金期,也是发展方式尽快适应新格局的转型期。我们要加快谱写交通强国宁夏篇章、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先行官。”1月27日上午,宁夏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在介绍2021年全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表示,“十四五”交通建设关键词将围绕“提速”、“缩距”、“畅行”、“开放”进行,着力完成“扬速度之长、缩偏远之距、畅出口之塞、补开放之短”,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A 建设一网通快速交通网
“十四五”期间,全区公路水路建设投资规模600亿元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9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400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全线贯通,高速公路省际出口达到15个以上,东西南北每个方向至少有3个以上高速出口,助力“三环四纵六横”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在构建发达的快速交通网的同时,还将巩固完善的干线网,国省干线覆盖90%以上的乡镇,普通国道、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分别超过96%、50%,实现所有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1222干线网坚强可靠。拓展广泛的基础网,20户及以上具备建设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农村公路管养体系全面建立,乡镇通公交率达到70%。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宁夏交通运输部门将研究全区高速公路不合理限速调整方案,探索分区域、全路段统一速度。积极探索智慧公路试点,利用5G等新技术实现“人、车、路”协同。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加速打通高速公路省际出口,全面融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全面启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以新基建赋能交通运输发展,推进路网枢纽互联互通、货物运输联运增效、客运服务联程优化、管理体系联动共治、数据信息联网共享,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同时,积极发展绿色公交,协力推动银川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项目规划论证。
宁夏还将率先建设黄河流域规划高速公路新通道,以省级高速跨河通道和省界出口为重点,“连通上下游、畅通左右岸”,推动快速网互通互联;贯通国省干线跨河通道,改造提升城市过境段和超期服役路段通行能力,推动干线网衔接高效;延伸农村公路,逐步推进20户及以上具备建设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推动基础网广泛覆盖。
B 推广“互联网+客运”发展模式
2021年,宁夏将计划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以上,新增高速公路130公里,升级改造普通国省干线6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优等路率、普通国省干线优良路率分别达到93%、82%以上,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不低于76%。加快实施银昆高速、乌玛南段、海平高速、下河沿黄河公路大桥等自治区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国道338线中宁至中卫段等15个续建国省道项目。
力促乌玛北段和14个计划新开工国省道改造项目落地实施。积极推进S20吴灵青北环、S35石空至恩和、S50寨科至海原新区3个地方高速和一批拟建国省道改造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开展乌玛高速银川西绕城段、银昆高速银川过境段、国道109线银川过境段改线工程规划调整论证。解决50个20户及以上具备建设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打造20条美丽农村路。支持包银高铁石嘴山南综合客运枢纽、银川公铁国际物流港等综合客货运枢纽、黄河宁夏石嘴山段航运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此外,我区争取开通银川至宁东等城际公交,推广“全微通”“定制客运”等“互联网+客运”发展模式,疏堵结合治理黑车乱象,巩固道路客运电子客票试点工作成果,探索“刷脸”进站乘车,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品质。
记者了解到,到2025年,宁夏公路交通现代化将迈出重要一步,我区将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完善高效、运输服务人民满意、绿色交通生态友好、安全应急保障有力、科技智能创新引领”的公路运输网络,综合客运枢纽覆盖地级市,我区将形成以快速交通为骨干、“区内顺通、周边畅通、全国融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力支撑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先行区建设。
记者 王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