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开放,采一朵送给我小小的姑娘。把它别在你发梢,捧在我心上,陪着你长大了,再看你做新娘……”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片尾曲《萱草花》唱出来的深情让人动容。眼下,正是萱草花开放的季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歌曲中唱的花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是花开时
说起萱草,人们最熟悉的应该就是黄花菜了,但萱草不止有黄花菜一个品种。宁夏林业研究院副研究员朱强介绍,萱草是百合科萱草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短,具肉质纤维根,多数膨大呈窄长纺锤形,叶一般较宽,花果期在5到7月。
萱草原产于中国,比较耐寒,适应性强,喜湿润也耐旱,喜阳光又耐半荫,对土壤选择性不强。而且它的花色鲜艳,栽培相对容易,常被应用于园林或者绿化带作为观赏植物。“除了黄花菜,银川城市里常见的还有大花萱草、金娃娃萱草等,一般能在公园或者马路边的绿化带看到。”朱强说,其中大花萱草有橙色、红色、黄色等多种颜色,盛开时十分艳丽。而金娃娃萱草除了颜色好看,花期也比较长,有五六个月。
萱草忘忧
歌手周华健有一首歌曲《忘忧草》,其实唱的还是萱草,因为萱草的另一个名字就叫“忘忧草”。白居易的诗作《酬梦得比萱草见赠》中就有“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的诗句。
至于萱草为什么叫忘忧草,西晋张华编撰的志怪小说集《博物志》中有解释:“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不过朱强对此有另一番理解,“大部分萱草有个特点,它只在白天开花,而且一个枝上可以开出很多花朵,一到晚上,这些花就闭合了。”他说,这就好像对晚上的伤感和忧愁闭目不思,把它留在这个夜晚,像极了歌曲《忘忧草》里唱的那句“忘忧草,忘了就好,梦里知多少。”
象征母亲的花
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将《萱草花》作为片尾曲,其实是因为在古代,萱草是象征母亲的花。
文献记载的萱草最早见于《诗经》,《卫风·伯兮》中有“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其中“谖草”就是指萱草。而在朱熹对《诗经》的注解中,“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北堂是古代主妇所居之处,后来代指母亲居住的地方。古代游子要远行前,就在北堂周围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的担忧。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诗》中有诗句“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亲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就是对这种景象的体现。
记者 李尚 文 李振文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