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护得清水入黄河
时间:2021-09-13  来源:宁夏日报
  金秋的清水河,岸边垂柳随风摇曳,清澈的河水一路欢歌,向着黄河蜿蜒而去。
  8月27日,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马路村村民罗彦山驾驶农用车,顺着门前平坦干净的漫水桥,前往工地干活。伴着欢快河水,迎着朝阳而出,披着彩霞而归,这就是罗彦山的幸福生活写照。
  “几年前,河道只有三四米宽,岸堤坑坑洼洼的,用空心水泥管搭的简易桥,容易被洪水冲毁,河道里垃圾成堆。现在,河上建起12米宽的桥梁,岸堤用青石砌护,岸上绿树成荫,干净整洁。”罗彦山说起清水河的巨变,笑容满面。
  罗彦山家住清水河畔,见证并目睹了清水河从浑浊、干枯、堵塞、脏乱向水清、岸绿、河畅、景美转变。“夏天也闻不到臭味,美得像城市公园一样。”罗彦山笑着说道。
  罗彦山家门前的清水河段,仅仅是清水河全流域嬗变的一个缩影。
  清水河发源于原州区开城镇黑刺沟,是宁夏境内流入黄河最大、最长的支流,向北流经原州区、海原、同心、中宁等县区,在中卫汇入黄河,干流总长320公里,其中,在原州区境内全长80公里,流域面积2057平方公里。
  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上游的企业、小作坊将废水排入清水河,居民往河道里倒垃圾、排污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河水浇灌土地,蔬菜动辄绝产。
  “河道一年四季都散发着臭味。”马路村村主任罗文智回忆说。
  为还一河清流,近年来,固原市和原州区打出治河“组合拳”,坚持全域治理、系统治理、生态治理同步推进,相继实施清水河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河流水域岸线管理、执法监管六方面治理。
  综合实施基础河槽整治、水生态构建、水质净化、生态岸线恢复、生态修复等治理工程,拆除改造占用河道空间、构成行洪隐患的义乌商贸城等建筑物近15万平方米,提升河道行洪排涝能力至50年一遇,确保岸堤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河床不抬高、功能不退化。对河段、岸坡进行生态修复,整治“小散乱污”企业38家,绿化面积115万余平方米,栽植树种2.58万株,实现了生态岸线恢复率100%。
  随着实施一系列工程,稳定了清水河水质,提高了清水河道行洪能力,扩大了城市水域面积,有效解决了城区防洪、水污染、水环境问题。
  为了让清水长流,原州区充分利用清水河河道的自然条件,打造主河槽浅滩、湿地等多种形态的水面,修复岸堤绿色通道,建立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美丽河湖建设、“清水畅河净源”、“清四乱”等专项行动,确保清水永驻。
  如今的清水河,洗去一身尘埃,变得清新起来。黑刺沟至二十里铺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标准,三营断面水质监测达到Ⅳ类标准,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沿线公园、健身步道、观景台、栈道等设施一应俱全;周边种满绿植、鲜花,再现水清、岸绿、河畅交相辉映的生态美景,为居民提供了宜居、宜业、宜旅的环境。
<p>①清水河成为固原一道亮丽的水景。</p>
  清水河成为固原一道亮丽的水景。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破解“密码” 让滩羊产业迈向高
  •  集成优化 让医疗资源更加普惠便
  •  攻坚克难 筑起黄河宁夏段防洪减
  •  开拓创新 让铸造产业更加尖端智
  •  创新驱动 点燃宁夏高质量发展引擎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银川美如画
    银川美如画
    宁夏人物
  •  高建忠:扎根农村教书30年,我无
  •  马建林: 论“稻”二十载 让宁夏
  •  李培润:这个劳模创新工作室不简
  •  马维亮:继续奋战农业科研一线
  •  康小伟:为宁夏在全运会上摘首金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