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宁夏是黄河流出青海的第二个省区,一定要加强黄河保护”。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强调“宁夏要有大局观念和责任担当,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守好改善生态环境生命线”。银川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坚决响应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安排要求,把“珍惜黄河、呵护黄河、保障黄河安澜”作为重要任务,积极服务先行区建设重大战略,2021年11月,以立法形式将每年6月设立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今年6月将举办银川市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启动仪式,并同步开展20余项系列活动,努力构建全民参与、全民保护的“大环保”格局,形成保护黄河的强大合力。
银川市首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主题为“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重点以塑造品牌为载体、以开展活动为抓手,从“宣传”和“实践”两方面协同发力,持续拓展“实践月活动”影响力,推动实践月活动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一是在宣传实践上下功夫。在宣传方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紧紧把握活动主题,组织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培训班、“6·5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看银川”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我与母亲河的故事”主题有奖征文活动、全民节水主题宣传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宣传展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银川市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的显著性成就、发生的根本性变革,进一步振奋全市干部群众精气神、凝聚生态环境保护磅礴力量。在实践方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为目标,以人大代表送法活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展销活动、“2022黄河流域渔政执法亮剑行动”、“山水之间·见绿生金”公益护绿活动、“生态黄河·美丽银川”生态环境保护摄影展等活动为载体,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促进体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积极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实践体系。同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为银川市实现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在品牌创新上下功夫。做好广度文章,结合行业、地域特点和受众群体,开展定制化、多样化、通俗化、趣味化的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理论大讲堂等平台作用,最大程度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广泛发动全市各类社会志愿服务队伍及志愿者,开展各类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积极营造“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共创”的浓厚氛围。做好深度文章,通过“实践月活动”,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巩固各级各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积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和国家“无废城市”建设,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打造黄河流域环境优美的塞上江南。做好亮度文章,认真组织好全媒体大型集中采访活动和相关主题宣传活动,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运用各类媒体资源,全景式、立体化展现银川市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深入挖掘活动特色亮点,通过新媒体渠道广泛宣传,以形式多样、出新出彩、有声有色的活动,努力营造建设先行区示范市的良好氛围,在广大群众心中播下保护生态人人有责、美丽生态人人共享的种子,切实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三是在统筹推进上下功夫。始终确保黄河安澜,以干支流流域为单元,完善应急响应体系,着力补齐中小河流防洪短板,结合河湖“四乱”整治工作开展防洪隐患排查,大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因地制宜推进堤防建设,全力防范洪涝及次生灾害;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在城镇化和城市更新建设中重点提升防洪减灾、排水防涝等能力,提高基础设施设防标准,增强城市抵御灾害能力。持续推进节约用水,全面落实“四水四定”原则,不断拓展节水空间,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把农业节水增效和工业节水降耗作为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的重点,削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加快灌区现代化节水改造,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把取用水关,严控高耗水产能发展,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化利用水平。有效保障饮水安全,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推广普及节水生活方式。积极推进用水权、排污权改革,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加快推进问题整改,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始终把各级各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按照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长效机制不建立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原则,挂账督办、专案盯办、跟踪严办,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确保问题整改成效经得起检验,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纵深推进“五权”改革,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双碳”“双控”各项工作,以“五权”改革为契机,持续抓好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调整、发展动能转换,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招引一批既体现生态要求,又“特而专、新而奇、精而美”的好项目,走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严格落实禁伐、禁垦、禁采、禁牧“四禁”规定,不断完善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减少肥药用量“四减”措施,强化生态保护修复,遏增量、减存量、扩绿量;深化“四尘同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重点开展柴油货车、工业企业等污染专项治理,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加强“五水共治”,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谋划实施入黄排水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水生态提升等一批重点项目;统筹“六废联治”,强化“三线一单”刚性约束,持续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让美丽银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总之,要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主题宣传实践月活动为契机,大幅提升全市人民群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共识,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群众生态环保法治意识、科学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全市人民群众参与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努力构建导向鲜明、职责清晰、共建共享、创新高效、保障有力的生态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 (作者单位:银川市生态环境局) 杨瑞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