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推行河长制管理模式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时间:2022-08-17  来源:华兴时报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河湖岸线管理、水污染管控、水体治理和修复、执法监管等河道水治理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的有效举措。民盟宁夏区委会反映,当前,我区在河长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治水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作。仅污水治理一项内容,就涉及到主管建设污水处理厂的住建部门、监管企业污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的生态环境部门、监管农田面源污染物(施用化肥、农药)的农业部门、河道清淤及河道管理的水利部门等。虽然河长制的创立是为了破解“九龙治水”的困境,但在推行中仍存在各自为营、各司其职的现象,难以实现河道治理工作的统一意见。
  群众和企业没有主动参与河长会议,仅有政府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参与河长制推行存在局限性。例如,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企业,企业没有参与,就有可能使水质治理成果遭到再次破坏。群众不参与治理,河长制在河湖神经末梢很难有成效。
  各地河长制的考核指标不尽相同,但主要为体制机制建设、整治工作和整治成效三个方面。以水质指标达标考核为例,河湖治理的首要目标是改善水质,但水质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此项考核不能稳定达标可能会打击基层河长履职的积极性。大部分地区,体制机制建设情况等考核分数占比较大,黑臭水体消除率、管网建设完成情况等考核内容所占比例较少,且缺乏第三方评估机制。
  民盟宁夏区委会建议,建立河道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建立河长联席会议制度,逐步解决各管理部门难以协调的问题。河长制工作小组要及时与环保部门和国土部门沟通,进一步明确各自工作职责,有效加强社会公共组织的整合功能。
  加强河道治理人员业务水平,加强河长制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注重河道治理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强治水新方法、新工艺和新技术的教育,培养河长制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社会参与协同发展河长制,引进专业性较强的人员与机构参与河道治理工作,增强河道治理工作的专业性。引导重点企业参与河长制推行工作,让企业了解河道治理工作的难度和治理工作的意义。鼓励社会组织、公众参与到落实河长制的工作中,让“民间河长”与“官方河长”共同治理。
  编制科学的考核方案,细化主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原则,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注重过程考核。水质得到改善并达标后,可将考核内容转向水文化建设、节水城市建设等方面。
  加强宣传监督工作,开展河湖保洁及河湖巡查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绿色、健康、保护水环境的生活习惯,有效减少各种污染源。完善公众监督渠道,构建多元、立体的社会监督网络体系。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水生态修复,让典农河更清澈
    水生态修复,让典农河更清澈
    走进稻渔空间欣赏最美稻田画
    走进稻渔空间欣赏最美稻田画
    宁夏人物
  •  刘世友:文物保护永远在路上
  •  寇启芳带领宁夏滩羊种业走向全国
  •  巡护员张万东:用脚步丈量对长城
  •  马立军:“这两年要让通城村变个
  •  俞惠明:用坚守和创新酿造最好的葡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