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备受关注的贺兰山路与民族街路口快速化改造工程正式开工。这条市区内首个立体交叉路口建成后,从贺兰山路通过此处路口将不再受红绿灯限制,或将极大缓解此处的交通问题。从缓解交通压力的角度看,这是一处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而缓解交通拥堵的背后,也将提升城市的运转效率,长远来看,立体路口是否能满足城市交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将在这里得到检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围绕在贺兰山路与民族街路口四周,已经形成了集学校、小区于一体的局部成熟区块。大量的车流、人流南来北往,每天早晚高峰汇聚于此,拥堵的交通状况也让通行此处的市民苦恼不已。民生痛点就是工作发力点。近年来,此处路口也进行过优化改造,但是拥堵问题未得到有效缓解。这也说明,单靠拓宽道路及传统城市交通管理模式无法再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贺兰山路下穿而过,让东西方向通行车辆不再受红绿灯限制,从空间思维上进行尝试,至少在单一路口是通行畅通的最优解。
城市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先行”地位。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的物质载体,通过立交路口来优化关键城市节点的出行和通勤环境,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贺兰山路已经成为城区东西走向的核心道路。不论是城北、城西市民前往兴庆区上班,还是上高速去宁东、机场方向,贺兰山路都是主要通行方向。提升贺兰山路与民族街口东西向通行效率,有利于带动城市整体的运转效率,从提高效率中获得效益,实现城市更低成本的高质量发展,这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此外,城市建成区的道路基础设施迭代,是城市化发展绕不过去的问题。高架立交、有轨交通等等都是其他城市发展的方向,在银川发展的历程中,也将面临相似的选择。如今,在贺兰山路与民族街口施行的下穿式立交,也是其中的一种解决方案,它为银川今后道路的升级提供了一种可能。当然,想要真正让整个道路达到最佳状态,这样的路口需要多点开花。
所以,在城市不得不升级基础设施、基建投资是大势所趋的时候,新模式好过老套路,微创新优于旧把式。这座城市是时候需要点新事物了。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