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社交平台爆料,某机构因疫情实行居家办公,但要求员工安装电脑监控软件,每5分钟就自动抓拍一次人脸,如果一天截屏不够89次,就算旷工,扣除全部绩效,还附加连带责任,相关领导和HR负责人也会跟着扣钱,这让很多员工在工作时间里,甚至都不敢去上厕所。那既然有能实现5分钟抓拍的软件或是算法,为什么不能嫁接在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上,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疫情期间居家,设置一定的考勤手段对公司来说有必要,但方式多少有些反人性。每5分钟就抓拍一次,无疑就是想把员工拴在电脑前工作,可这样也只能拴得住员工的人,却拴不住员工的心,甚至会给员工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最终可能引发员工对工作的不满。
但该公司这样的要求,也从侧面告诉我们,系统可以做到每时每刻抓取设备使用者的人脸信息,这就不免让我们联想到久治而不见效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虽然也引入了人脸识别系统,但只有在注册账号时使用,在之后的游戏过程中也鲜有使用。试想一下,如果能把这样的技术应用在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中,应该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且不说每5分钟抓取一次,哪怕是每半个小时抓取一次,只要人脸信息和注册身份信息不符合,就强制退出,都能有效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游戏。
换个角度来看,这样做必然会有损游戏厂商的收入,有些成年人都抵挡不住诱惑为游戏充值,为主播打赏,更别说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而很多平台就是利用这一点获取更多的利益。在有些不良厂商面前,即使有这样的技术,他们也不会去使用。想要改变这一点,或许要先改变当前各类平台对待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思维和盈利模式,再结合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才有望让技术发挥在对的领域。 吴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