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胎盘制作中心。
电动车后座上的胎盘加工广告。
“在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门口有人发布人体胎盘加工广告,胎盘加工违法吗?”有市民质疑。那么,胎盘加工这样的公司经营到底合法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1 审批注册的人体胎盘委托加工企业属合法经营
在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门口,记者看到停放着一辆电动车,车后座放了一个印满广告的箱子。上面赫然写着:胎盘加工。同时,还印有相关信息:银川市金紫河胎盘制作中心,合法经营。营业执照经营项目为人体胎盘委托加工,且有详细的加工地址和联系方式。
在医院南门,同样停放着一辆写有胎盘加工广告的电动车,这家公司名为银川市宝来乐产后服务中心,经营范围包含:胎盘代加工,催乳产后修复。
随后,记者按照广告上的地址,首先来到了银川市金紫河胎盘制作中心。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只是做胎盘加工,在产妇生产后他们上门去取胎盘,经过清洗、烘干、研磨成粉等加工步骤,最终制作成胎盘胶囊再给顾客,制作中心收取300元到360元不等的加工费。“胎盘买卖属于违法行为,我们不售卖胎盘,也不售卖胎盘胶囊,只是提供加工服务,收取加工费。”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胎盘主要有促进消化的功效,有人吃中药拿它做药引子。“我们干这行的,同行挺多,但是正儿八经有手续的正规的只有我们,胎盘加工银川就批了两家,你们可以随时去查。”记者注意到,该中心的营业执照上写着成立时间为2017年7月3号。经营范围为人体胎盘委托加工(禁止非法买卖);纪念品制作(依法续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可开展经营活动)。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在办理营业执照时,经营胎盘加工是通过审批的。虽然从事的是加工,但是除了营业执照,银川市金紫河胎盘制作中心没有相应的生产加工许可证,“胎盘加工这个行业没法定性,胎盘到底是一般商品、药品还是食品,概念比较模糊,所以当初给我批证的时候就说坚决不能买卖胎盘,做加工要符合环境卫生的各项标准,不需要办理加工许可证,因为没有相应的文件去批。”负责人这样解释。
随后,记者联系到了负责该辖区的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金凤区分局长城中路市场监督管理所,得知这家胎盘制作中心是合法办理的营业执照,属于合法经营。“它有店面有营业执照,营业执照经营项目上就有胎盘委托加工,这个是经过审批服务管理部门核实资料后颁发的营业执照。如果它可以办下来证的话,说明它提交审批材料是齐全的。”长城中路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回复道。
2 胎盘划分为食品合理吗?
随后记者按照广告上的地址,又来到了位于兴庆区文化路的银川市宝来乐产后服务中心,该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同样提供胎盘代加工服务,主要加工成胎盘胶囊,收费标准根据装胎盘粉的胶囊原材质而定。
记者看到,这家产后服务中心加工胎盘的操作间,与前一家制作中心的操作间类似,里面有一些用来加工的器材。操作间设有玻璃门窗,顾客可以观看、拍摄制作过程。对于提供胎盘加工服务,银川市宝来乐产后服务中心负责人也称自己的经营是合法合规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家产后服务中心不仅办理了营业执照,还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从经营范围上看到,除了月嫂家政服务及咨询等产后服务,还有一项是热食类食品制售。负责人称,经营范围热食类食品制售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就是专门给胎盘加工服务办理的。“因为胎盘加工就是加热烘干的过程,胎盘委托加工这一项经营内容现在办不了,而且如果营业执照上是这样写的,是不给办食品加工许可证的。”
当记者提出胎盘是否属于食品时,银川市宝来乐产后服务中心负责人称:“所有能吃的东西不属于药品就属于食品,胎盘过去在药品的范畴管辖,现在已经从《中华药典》名录中除名了,而且食药同源。”
同样都是经营胎盘加工,两家企业也都称自己是正规合法经营。那么为什么审批经营内容不一样,银川市宝来乐产后服务中心把胎盘定义为食品,认为胎盘加工实际上属于热食类食品制售,这样的定义到底有没有依据,经营行为合不合规?
相关部门
胎盘属性尚未定性缺乏查处依据
就相关问题,记者又来到负责辖区市场监督管理的解放西街市场监管所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川市宝来乐产后服务中心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胎盘加工的经营行为到底合不合法,首先应该对胎盘本身有一个定性,它到底是不是食品。随后他们会检查核实相关情况,但是胎盘属于什么还未定性,这让他们的查处缺乏依据。
那么,胎盘到底属于药品还是食品?记者随后向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科进行了咨询。食品生产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人体胎盘绝对不可能属于食品,胎盘胶囊原料就不是食品原料,不可能作为食品去颁发食品经营许可证,也不在食药同源目录里。另外,据工作人员介绍,紫河车目前已从新版《中国药典》中除名,从伦理角度讲,人体胎盘又属于人体器官。因此目前对人体胎盘并没有明确的定性。
早在2005年4月,《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就明确指出:产妇分娩后胎盘应该归产妇所有,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但是一些商家从事的胎盘加工经营行为,更像是提供一种代加工的服务,但是由于缺乏法律法规的相关依据,因此缺乏有效的监管。
审批部门
目前不能注册胎盘加工公司
如果胎盘既不是食品也不是药品,同是胎盘加工经营却存在两种营业执照,那么专门进行胎盘委托加工的营业执照是如何经过审批办理的呢?
为此,记者来到银川市民大厅商事登记服务大厅,在企业注册系统上查询发现,目前无论是企业名称、相关行业以及经营内容,并无注册含有胎盘加工等有关字样的公司。窗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要想注册经营胎盘加工需要前置条件。“需要卫生部门就胎盘这一块的相关许可证,先证后照。”
但是实际上卫生部门目前没有针对人体胎盘这一块专门设立的许可证或者相关资质,因此实际上在银川是无法注册胎盘加工公司的。经窗口工作人员查询,确实如银川市金紫河胎盘制作中心负责人所说,包括该制作中心在内,银川市目前只审批注册了两家人体胎盘委托加工公司,企业类型为个体工商户。“这两家公司一个是2009年注册的,一个是2017年注册的,当时审批事项还没有下放到三区两县,是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办的。”
记者随后来到了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询问当时这两家胎盘加工公司的注册办理情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银川市审批服务管理局才开始陆续收回审批事项,一些审批服务事项还在不同的部门,所查询到的这两家胎盘加工公司注册时间较早,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去核实一下当初具体是哪个部门办理的,经办人是谁,才能了解当初注册办理的相关情况。目前是无法注册胎盘加工公司的。 记者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