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社区民意
谢滩村:移风易俗入民心
时间:2021-09-03  来源:中卫日报
  8月23日,记者走进沙坡头区东园镇谢滩村。采访中了解到,这里红白事讲排场的少了,厚养薄葬、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封建迷信少了,文明健康多了。
  “老人在世时多一些陪伴和关爱,让老人安享晚年。老人去世后,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和名声,为老人大操大办。”谢滩村移风易俗道德模范孙建峰,不仅是移风易俗的践行者,也是倡导者。
  去年7月,孙建峰的父亲因病去世,他和家人决定,丧事一切从简。“父亲是老党员,生前为人低调,节俭质朴,去世后肯定也希望丧礼从简。”孙建峰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有红白事时,村民“宁穷一年,不穷一天”,东挪西借也要讲排场、摆阔气,谁家都不愿被比下去。一桌酒席几百元,一桩白事办下来至少要花费一两万元,村民挣的辛苦钱瞬间被折腾完了。
  在孙建峰看来,这种攀比不仅增加了村民负担,也丢掉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从村上开始倡导移风易俗,经过耳濡目染,他的思想也从过去的碍于面子、固守陋习向如今的遵守规矩、倡树新风转变。
  “村党支部对严格执行《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的村民给予500元的丧事补助。”谢滩村党支部书记谢兴宏说,从去年开始,只要村民家里有白事,村上的红白理事会都会第一时间入户进行宣传,发放告知书和承诺书。
  “政府的倡议书、村里的村规民约,我们都支持。现在大家都不大办酒席,村里的风气变好了,我们的经济压力也减小了。”谢滩村村民贾建国说,现在没了吹吹打打,村子变得整洁清静了许多。
  谢兴宏告诉记者,谢滩村自开展移风易俗宣传以来,本着“文明节俭、群众满意”的原则,发挥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作用,坚持“正面引导”“建设养成”“群众自觉”,反对盲目攀比,破除封建迷信,积极推进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通过开展 “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好事”等评选活动,发放倡议书、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持续推进农村文明乡风建设,树立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的文明新乡风。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旧习破除,新风扑面。如今的谢滩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不合时宜的旧习俗,在润物无声中植入民淳俗厚的新风尚,让文明之花在农村大地盛开绽放。 全媒体记者 汪文慧 房媛 实习生 李航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开展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专
  •  宁夏:煤基固废再利用 科技之花遍
  •  宁夏出台意见实施优质企业上市“
  •  宁夏困难毕业生可以申请求职创业
  •  宁夏生态环境厅聚焦“心愿清单”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秋临塞上 乡村如画
    银川美如画
    银川美如画
    宁夏人物
  •  马维亮:继续奋战农业科研一线
  •  康小伟:为宁夏在全运会上摘首金
  •  于秀芳:择一事终一生 扎根乡村2
  •  吴文彪:新闻战线上不退役的“老
  •  邵予奋:垂暮之年宣讲红色党史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