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消费 > 生活消费焦点
立夏后,养生做好这几步
时间:2022-05-10  来源:银川晚报
  5月5日是立夏节气,它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预示着夏季的到来,人的身体也需要“换季”了。立夏后如何养生?中医认为,立夏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易使人心浮气躁。夏与心相应,立夏养生应注意早睡早起,需静养,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淋漓,因为心在液为汗,汗出伤阳。
  1 立夏后,易心火过旺
  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功能最强。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烦躁,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波动的几率增加。因此,立夏后养心是第一要务。”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王晓丽认为。
  “此时宜调节情志,尽量要做到戒躁戒怒,通过各种怡情养神方法使自己心情平静、愉悦,比如看书、绘画、听音乐、下棋、垂钓等。心静则心火自安,心安则神安,火安则身凉,正所谓心静自然凉。”
  2 适当多吃酸性和红色食物
  对人体脏腑来说,立夏时肝气渐弱,心气渐强,饮食应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立夏后阳气上升,天气逐渐升温,多吃油腻或易上火的食物,会造成身体内外皆热,易患痤疮、口腔溃疡、便秘等病症。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每天喝点酸梅汤、绿豆汤、薄荷茶、金银花茶等,都能有效缓解口腔溃疡,加快愈合。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滋阴降火的药物。
  “酸味食物有助于增强脾胃的消化功能,具有疏肝健脾的功效。夏季出汗过多容易损耗津液,常吃一些番茄、山楂、猕猴桃等略带酸味的水果,能够敛汗祛湿,有助于生津解渴、健脾消食。”王晓丽建议。
  从阴阳五行来说,红为火,入心,补气补血。夏季养生,可以多吃以下红色食物,如红枣,苹果,草莓,樱桃。
  3 补水养胃护脾
  初夏气温升高,水分随汗而排出体外,需要增加水分的摄入量,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对于消化功能差的老年人来说,最好减少每次的饮水量,增加饮水频次。除了喝白开水,还可以喝茶,夏季喝绿茶可以排毒利尿,但夏季应尽量避免饮浓茶,不空腹喝茶,避免出现“醉茶”现象。
  夏季,还可通过多喝粥的方法来补水。“夏天喝粥,既能补充因天热多汗而丢失的水分,又能很好地养胃护脾。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王晓丽介绍。
  如果出现舌苔黄腻、口干口苦等湿热症状时,可适当多吃一些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冬瓜、丝瓜、黄瓜等,清热不伤阳,利湿不伤正。
  4 慢运动,适当增加午睡
  中医认为“夏季与心气相通”,立夏养生要注意早睡早起,重视“静养”。
  夏天保健还要多增加室外活动,适当晒晒太阳,促进钙吸收。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五禽戏、打太极拳或做瑜伽拉伸,并在运动后适当饮温水。
  初夏时节,白昼较长夜晚较短,此时人们还应顺应节气变化,晚睡早起,因睡眠时间较冬季缩短,不少人白天总出现打盹儿现象。对此,建议增加午睡。午睡时间以40分钟左右为佳。
  5 不贪凉食,吃点姜
  随着天气转热,人们喜欢享受冷食带来的快速降温,吃刚从冰箱中取出的水果、冷饮。但王晓丽提醒,春夏养阳,日常当以温热饮食为主,一切寒凉冰冷之物均应少食慎食。特别是初夏阳升,过早饮食寒凉会直损人体阳气,大大削弱人体的正气,常吃寒凉食物容易损伤脾胃,使消化吸收功能减弱。
  民间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俗语。立夏吃姜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且有兴奋提神、排汗降温等作用,可缓解天热带来的神疲乏力、厌食等症状。同时适量吃姜还可以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防止肚腹受凉及感冒。
  小贴士
  立夏养生食疗方
  ★甘草酸梅汤
  材料:甘草10克,乌梅20克。制法:甘草、乌梅放入煲内,加水适量,水煎15分钟后放温饮用。
  功效:酸甘化阴,生津敛汗。适合出汗较多、食欲欠佳之人。
  ★扁豆茯苓粥
  材料:白米100克,扁豆30克,白茯苓30克,陈皮5克。
  制法:白茯苓捣碎,扁豆、陈皮洗净,白米淘洗干净,然后将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煲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慢煲至粥成,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利湿,理气和胃。  记者 刘威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宁夏高标准农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进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落实河长制 护一河碧水向东流
    落实河长制 护一河碧水向东流
    彭阳:旱作梯田美如画
    彭阳:旱作梯田美如画
    宁夏人物
  •  返乡青年刘朋鑫:让家乡枸杞“红
  •  倪联新:蔬菜大棚里走出的全国劳
  •  董川:行走在好汉峰
  •  马建乡: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  王刚:期待民生项目早日完工惠及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