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八里桥村,可能只有从小生活在银川的中老年人才知道,当时银川市南门楼距八里桥桥头有八里远,因此得名。经过了多年的变迁,这些村庄变成了如今的八里桥康居社区。
八里桥社区里共有3200多户居民,社区结合实际,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引领,以和谐社区建设为抓手,通过老照片、老物件记录了八里桥的时代变迁;同时,也通过多种雷锋志愿活动成立了社区裁缝室、磨刀室、乐舞室、乡愁馆等一系列助推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让这里的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八里桥社区首创提出了“1334”的工作模式,即一个党组织核心引领,三支工作队伍建设,即:社区党员队伍、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服务三个群体,即:中年、青年、老年;实现四个目标,即:服务暖心、文化悦心、共建联心、和谐聚心。通过这一模式地推进,极大地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八里桥社区党委书记胡月琴向记者介绍,乡愁馆里展示的老物件儿有的是社区居民自发捐助,有的是企业捐赠。通过这些老物件,让青少年了解社会的发展和事物的变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让老年人能够回忆起从前的美好时光。
社区多项雷锋志愿活动中要数妯娌裁缝室最受欢迎了,裁缝室由社区党员韩桂香带头,与其嫂子陈月芳合作,共同为社区的居民免费修补衣服。
“当时社区提出这个想法时,我觉得自己是一名党员,必须要第一个站出来。现在已经做了3年时间,通过裁缝室邻里邻居更加亲密、融洽了,我们都很开心”
“1334”的工作模式对社区内的党员、志愿者、居民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大家积极配合社区防控工作,参与到值班工作中,这让社区工作者更加坚定信心,要做好社区的党建引领与服务工作。胡月琴说:“看大家把社区像家一样共同维护,我觉得社区工作很光荣,也很值得。” 记者 徐芙蓉 王昊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