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小额信贷和农村商业银行及时支持,我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提及小额信贷,太阳梁乡南塘村脱贫户马立雄说。
马立雄是脱贫户,主要从事肉羊养殖,养殖品种包括黑头杜泊、澳洲白、撒福克等品种。2017年初脱贫攻坚时期,马立雄在了解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后,为了摆脱贫困,他努力争取,通过中宁农村商业银行贷款3万元发展养殖,在院子里建起了羊舍,羊只数量也从最初的几只逐步扩大到目前的700多只存栏量,授信金额也由最初的3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0万元。作为一个乐观、积极、有上进心的人,每每提及此事,马立雄都说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是真好,正因为有了农商银行的及时支持,大家才能抓住机会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今年,他还打算再扩大规模,努力让生活再上一个台阶。
在中宁县,像马立雄这样通过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脱贫、致富的例子还有很多。
今年63岁的李存海,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位老党员。2012年从海原县九彩乡搬迁到中宁县大战场镇杞海村,逐渐发展成为了一名劳务经纪人。杞海村是一个移民新村,位于中宁县宽口井移民区,全村共有887户,属于“十二五”生态移民,其中脱贫户488户,占了全村人口的一半以上。
杞海村周边有几个万亩枸杞种植基地,李存海看准了这一机会,带领家人在枸杞基地采摘枸杞,收入稳定可靠。枸杞种植基地负责人看李存海为人诚实,干活踏实,就主动让他负责联系村里其他群众也到枸杞地来采摘枸杞,并且由他负责组织管理。李存海积极宣传,主动联系,不到一周时间就联系到30来户近百人,在李存海的带领下,大家到枸杞地采摘枸杞,每人每天收入近百元,有效增加了群众的经济收入,乡亲们的生活也逐渐变得宽裕起来。
成为劳务经纪人后,李存海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短缺。他所带的群众需要他先行垫付部分工资,再和种植负责人结算,可是因为自己没有多少钱来垫付工资,资金运转出现困难。后来,李存海从村干部那里得知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后,回家和妻子商量贷款的事情,并通过农行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了5万元,解决了资金周转的问题。
如今在杞海村提起李存海,村民们都夸口称赞,称他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大能人”,是村民们学习的好榜样。
同样,与太阳梁乡相隔140公里的徐套乡下流水村通过信贷支持发展交通运输业,为农户发放担保贷款200万元,下流水村村委会动员农户购买了14辆大型货运卡车,组成物流运输车队,每辆车每年可为农户带来10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收入。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作为一项针对脱贫户制定的优惠政策,在帮助移民群众脱贫致富、增强内生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3月底,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青镇银行已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129万元,让越来越多的“马立雄”“李存海”们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通讯员 张琼 王怀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