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百态千姿生命河
时间:2021-07-28  来源:银川日报

 

  黄河流经银川84公里,形成了百里生态长廊、万顷碧波湿地。记者 李靖摄
  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全境属于黄河流域,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黄河母亲河是宁夏的生命之泉。黄河宁夏段,富饶美丽、生机盎然。滔滔河水流淌出千姿百态,在这浩瀚长河之上,看到的是黄水古韵、自然湿地、黄沙拥长河的塞上奇景!
  植物种质来源
  黄河不仅是动物资源宝库和生态廊道,也是植物尤其是湿地植物的宝库和传播路径。2012年夏季,笔者带领团队在石嘴山星海湖一带进行湿地科研活动时,发现一处大约150平方米的湖滩上植物生长异常茂盛,1平方米的标准样地中有十余种植物生长。这种情形在宁夏平原区难得见到,在积盐过程强烈的银北一带从未见过。穿着水裤在泥水里蹚了几圈,才发现有个淤住的暗管,应当是接到铁路另一侧渠道中的补水管。此处植物繁盛的原因,无疑是黄河水沙带来了植物种子和丰富的营养,同时还营造了适宜生长的小环境。过了两年再到那片样地采样时,当年的景象已荡然无存,只有芦苇一种植物茁壮地生长着,想必是那个补水管被封堵了。
  一般而言,大河流经平原地区水流放缓,必然要沉淀泥沙,而这些泥沙本身都是上游被侵蚀的表土层,其中富含营养物质。在农耕时代,古人对河水搬运泥沙的肥力作用就有很高评价,如《汉书·沟洫志》中就记载了一首民间歌颂郑国渠和白渠的歌谣:“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泥沙不仅对农作物有一定的肥力作用,对水生生物也有繁育作用,例如地中海著名的沙丁鱼鱼场,就形成于尼罗河入海口一带,因为水沙入海带来丰富的饵料,形成浮游生物与沙丁鱼共同兴旺的局面。
  其实泥沙还携带了丰富的植物繁殖体——包括种子、孢子、果实、根茎等,在合适的生存环境中落地生根,能形成茂盛的天然植被。宁夏段黄河滩地上最常见的就有旱柳林、柽柳灌丛、芦苇丛、香蒲丛、菖蒲丛、水蓼丛,还有多种水莎草以及上述植物组成的复合植物群落,群落中的伴生植物有数十种之多。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自然落种形成的河滩植被比人工种植的更加耐水温、耐盐碱,覆盖度和郁闭度高,生态效益非常显著。
  在我国素有“南荻北苇”之说,芦荻是与芦苇外观颇为相象的一种禾本科芒草类植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较之芦苇,芦获不耐盐碱,但聚土固土作用很强,可用于护岸固堤,而且芦荻的花序更加美丽婀娜,园林造景效果极佳。在宁夏平原,只有在中秋前后的一个月中能够偶然发现芦荻的影踪,我们花了数年的时间,才初步摸清其在宁夏平原分布的轨迹,那是黄河水沙与水利工程、地形、土壤、农事活动等巧妙碰撞的结果。另有水葱、黑三棱、隐子草等湿地植物在宁夏平原的分布,也都与黄河水沙的廊道作用密不可分。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学上有个著名的“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定律”,主要是指当物种种类多种多样时,由它们组成的群落会更加稳定;而当一个区域生长条件和生物群落多样化时,必将形成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这个区域对于生态条件的变化和外界的压力也具有更强的自然调节和适应能力。生物多样性保护无疑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先行区建设必须把黄河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到应有的高度。
  对于黄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衰减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地指向黄河水资源过量开发、水质下降、过度和野蛮捕捞、水工建筑阻碍水流通道和水文环境等因素,进行源头治理,消除这些突出问题势在必行。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保护黄河生物多样性、修复黄河生态功能的举措——这就是少一些标准化,多一些自然化、多样化、复杂化。
  在古诗词中,我们能读到很多有关生命的知识,如“莺迷翠柳”“平沙落雁”“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不仅仅表现为生物种类的多少和种群的大小,还表现在物种各自生活习性的千差万别方面。比如在河流沿线生活的鸟类中,具有“三长”(嘴长、颈长、脚长)特征的涉禽类就喜爱在浅水浅滩生活,在草丛中、树枝间、岩缝里、屋顶上营巢;而雁、鸭、鸥、天鹅类为代表的游禽则喜爱较深的水域环境,喜欢在岛屿的岩石间、沙滩上乃至土崖上掏洞营巢。不同的鸟类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共存,组成了复杂的生态关系。正因如此,对于所有生物而言,生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对于动物而言,生境的复杂性是食物多样性的基础。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宁夏黄河段的生态修复和保护中需要大力体现,让黄河两岸千姿百态,它才是一条生命之河,一条凝结着自然力量和人类智慧的生态长廊。
  何彤慧 李鸣骥 /文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市取消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  《银川市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  宁夏出台《自然资源行政处罚裁量
  •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
  •  暂停服务公告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沙雕群在沙湖
    沙雕群在沙湖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这座城市开始展现水韵魅力
    宁夏人物
  •  刘伟:当好平安建设的“守护人”
  •  任辉:抗疫一线书写医者担当
  •  高维:铿锵玫瑰别样红
  •  朱保宁:全家总动员 抗疫齐上阵
  •  王自梅:战胜疫情小家才能更幸福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