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面临新形势,新挑战,近年来,银川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银川综保区”)通过持续改善产业布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带动园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创新发展业务 新业态打开新发展格局
银川综保区,占地不足10平方公里,在高峰时期这里创造了全区40%以上、全市60%以上的进出口贸易额,牢牢占据着本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而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园区外向型经济发展迎来了更加艰难的挑战。“疫情的因素加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银川综保区受到的影响比较大,无论加工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降幅都非常明显。”银川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玉宏介绍。
面对困境,银川综保区奋起直追,变被动为主动,创新开展了跨境电商、国际卡车班列等新业务,率先在全区开展了跨境电商“前店后仓+快速配送”新业态,实现本地跨境电商“四个首单”突破,累计实现贸易额13.42亿元。
如今在银川综保区每天都有5到10辆国际卡车班列,由园区报关后发往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通欧(宁夏)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义国告诉记者,去年以来截至目前,园区已经累计发运了750多辆国际卡车班列,实现了常态化发运。
创新体制机制 打通进出口贸易肠梗阻
面对新问题,银川综保区一方面积极协调拓宽对外通道,一方面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服务资源,新设立通关服务中心,在时间、环节等多方面提高企业办事效率。所有的单票业务都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全部办理,尤其是国际卡车班列的出口退税业务也从过去的7个工作日,缩短到了半个小时。“在此基础上,我们也与本地的进出口外贸企业建立了高效的联动机制,吸引了宝丰、启元、泰益欣生物等19家本地进出口企业转至银川综保区开展业务,园区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也实现了由负转正,并恢复性增长。”银川综保区银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丽说。
宁夏启元药业有限公司营销部高级销售经理周晓梅是通关服务中心的老面孔了,她告诉记者,企业货物从厂区拉到银川综保区两个小时之内就能完成通关,直接发往港口,去年企业完成了出口退税达2500万元,在退税时效方面提前了10天以上,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
改进作风提升质效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不仅如此,银川综保区在深入推进“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中,规定主管部门、领导干部每周须进园区下企业三次以上,这为企业化解了不少“急难愁盼”问题。“他们来得很勤,帮我们解决了天然气、供电以及员工班车等问题,对企业帮助很大,我们企业现在初步走向了正常生产。”宁夏包天下食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蔡锦平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结合“改进作风提升质效”专项行动,银川综保区园区领导班子共查找问题17条,整改落实12条,部室查找问题160条,整改落实102条,园区营商环境实现持续性优化。今年一季度,银川综保区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7.4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52.37倍,增速在全国综合保税区中位居第4位。入库固定资产投资1018万元,是去年同期的63.6倍,新增注册企业数量20家,同比增长366%,园区外向型经济全面实现恢复性增长。“下一步我们将切实把‘严细深实勤俭廉+快’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到推动发展、服务产业项目的方方面面,围绕外向型经济这一主责主业,着力优化口岸营商环境,进一步打造‘一站式零收费’的服务标杆。”银川综保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玉宏表示。 记者 张斌斌 兰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