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轴承有限公司零件加工实现无人操作。
今年以来,面对全国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增大等多重困难挑战,银川市抢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重大机遇,着力做大做强“六新六特六优”产业,深入实施“四个计划”,以重大重点专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产教融合、研发费用后补助等举措,引导和扶持企业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吹响工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和融合化发展的“冲锋号”。
A 更多企业踊跃跻身行业头部
在银川经开区,一家名叫宁夏乔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乔锋制造”)的企业,专注于高端数控装备研发与制造,其拥有的多项精密数控装备关键技术已达到国家先进水准,产品在国产数控装备行业内遥遥领先。
在乔锋制造恒温恒湿精密部装实验室里,许多机床核心部件通过层层装配,从这里走向汽车、工程机械、医疗行业以及能源等多个领域,为众多工业生产线输送了强有力的动力底座。“我们通过自主研发,将产品生产时间压缩一半甚至更多,这是企业创新成果的关键所在。”宁夏乔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忠仁介绍。
相比之前利用电机、皮带为主轴的传统工艺,企业致力于精密主轴、刀塔、数控车床及车铣复合机床的设计与制造,集成化装配工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减少了过程错误,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这对于大批量零部件生产的企业来说优势体现得更加明显。短短几年,企业就从初创阶段成长到拥有20余名专业研发人员的规模,并成为了同行业头部企业。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心脏,是国民经济的生命线,而在银川市,像这样的一批制造龙头企业、隐形冠军和单打冠军不在少数,它们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千亿级园区”建设的“主力军”。
作为现代铸造行业的国内领军企业,共享铸钢水轮机叶片铸造技术、100万千瓦核电铸件制造技术和超大型矿山机械铸件制造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区唯一登上“科创中国”2021新锐企业榜的企业;以威力传动、小牛自动化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以技术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威力传动承接的国内首台(套)“大国重器”10兆瓦风力发电机配套减速器项目,填补了国内大功率海上风电偏航变桨减速器的空白;银利电气研制的变压器和电感器在“神舟”飞船上得到应用……
B 以链式思维谋划产业发展
炎炎夏日,银川市各个重点项目现场都是一派繁忙景象。在宁夏隆基乐叶10GW单晶电池二期项目,工人们顶着烈日骄阳忙着施工作业。工地上,混凝土运输车穿梭其中,这个总投资66亿元的新材料建设项目,一期5GW项目已建成投产,二期5GW项目计划2023年10月底首线投产。
项目建成后,其领先行业先进的生产工艺、高效的电池片转换率、广泛的应用前景,将填补宁夏高效单晶电池产品的空白。事实上,宁夏隆基乐叶10GW单晶电池项目,只是银川新材料产业链条上的一部分,银川市紧扣“六新”产业,着力推进产业兴市,一条拉晶、切片、电池、组件光伏全产业链条正在迅速展开。
除此之外,银川市全力推动“创新发展引领市”建设,实施新型工业强市计划,加快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全球蓝宝石制造基地、中国新硅都、西部半导体材料新基地。目前,银川市在光伏材料领域,已具备95GW单晶硅棒、23GW硅片、10GW单晶电池产能,单晶拉棒和切片产量规模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蓝宝石材料领域,已形成年产5500吨蓝宝石晶体和960万片4英寸蓝宝石衬底片生产能力,全国最大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在半导体材料领域,已形成小尺寸半导体硅片670万片、集成电路大硅片780万片产能,单晶、硅部件、碳化硅全产业链加速构建;在石墨及石墨烯材料领域,石墨烯三元正极材料及导电浆料与锂离子动力电池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高纯石墨及石墨烯系列产业化项目集中落地建设。
C 推动市场主体焕发新活力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今年,银川市还围绕“六新”产业,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链主”企业,推动百亿级、五十亿级大企业数量实现倍增,同时,支持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配套,提升企业和产品核心竞争力,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在培育企业创新发展力方面,银川市着力实施“百企展翅”行动,搭建“四个重点”培育库,围绕重点领域,入库重点企业,针对重点方向、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给予持续、精准扶持,力促科技型企业集群式发展。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170家和795家以上,同时实现“质”和“量”的双提升,全市共组建自治区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4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个和技术研究中心151个,各项科技指标持续提升,科技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银川市还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实施“四大改造”行动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攻关成果推广应用,围绕“六新”产业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建设市级基础工艺中心,并支持优势特色产业重点企业牵头组建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激发高技术人才创新活力,实施企业家梯次培育工程,让企业家成为推动工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我们还加快建设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5G网络、千兆光网、企业内外网建设,完善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布局,推动完成5个工业园区、2个服务业园区、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智能化整体改造,通过这些工作推动数字赋能产业发展。”银川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闫茜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