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在这片土地上,“省”出繁荣和富庶——宁夏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纪实
时间:2021-08-16  来源:宁夏日报
f44d305ea0732282c7b100.jpg
  打开一张宁夏地图,可见其西、北、东三面分别被腾格里、乌兰布和与毛乌素三大沙漠包围,干旱半干旱地带占了75%的国土面积。千百年来,黄河成为宁夏人的“生命河”,然而,国家分配过境水量毕竟有限。节水,成为保障饮水安全、工农业供水安全、生态环境用水的唯一出路。
  多年来,宁夏聚焦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节水优先方针,不遗余力建设节水型社会示范省区,蹚出了一条北方干旱缺水地区的特色节水路。
  “十三五”以来,全区GDP、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47%,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26.8%、31.1%,在保障各业用水的情况下,引黄取水量由最高89亿立方米基本稳定到目前的65亿立方米左右。
f44d305ea0732282c7b101.jpg
  高效节水灌溉 让土地迈向“流金岁月”
  进入8月,连续3个月的干旱、缺水,早早将宁夏中部大地染上萧萧秋色,草木枯黄。
  同心县丁塘镇河草沟村的5000亩庄稼,因为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依然有“小水慢咽”,土壤湿润,玉米叶子湛绿舒展,棒子饱满。而近旁大水漫灌的玉米则是一副“小老头”干、瘦、矮的模样。
  对于农业用水量一直占总用水量85%以上的宁夏,干旱之年,高效节水灌溉意义尤为重大。
  为了用好每一滴水。宁夏从高处着眼,细处着手。一手推进制度建设,改革创新,激发用水主体的节水内生动力;一手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推进由粗放用水向集约用水转变。全区率先完成全国水资源使用权确权和水流产权改革试点,率先开展空间规划试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国家分配的黄河水指标全部分配到县,实现三级水资源管理约束指标全覆盖。出台了葡萄、枸杞特色种植等9项农业节水标准。
  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则是一次优化用水结构、转变用水方式、改革用水制度的全方位尝试。试点县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建管并重、综合施策”的基本思路,推进水权管理、改革农业水价、多元化投融资、专业化运行管理四大机制建设,应用清华水联网核心算法技术,实施渠系配套测控一体化、田间推广高效节水灌溉、灌区管理信息化等工程建设。
  目前,全区现代化生态灌区试点面积超过100万亩。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5年的0.501提高到2020年的0.551。
  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新发展要求。宁夏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量水而行、因水制宜。2020年10月24日,新版《宁夏回族自治区有关行业用水定额(修订)》开始执行,将工农业生产用水定额收紧。这成为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落实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最基础的依据和尺度。宁夏各业用水步入深度节水控水期。
f44d305ea0732282c7b102.jpg
  用水权改革,推动水资源向“高”流转
  然而,该项目所在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在最初立项时曾遇到不可逾越的瓶颈——在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已接近满负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分出水来发展工业呢?
  发展的渴望和严酷的现实逼迫宁夏在困境中突围——在既无前人经验可考,少有国外经验案例可鉴的情况下,自治区率先在全国开展水权转换试点,将农业节约水量有偿转让给工业,走出了一条农业节水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发展反哺农业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新模式。
  此后,宁夏不断探索,从明确用水权、到建立水市场,促成水交易,15年来,全区已将2.02亿立方米黄河水量从农业转换或交易到工业,在用水总量不增加的情况下,既承托了自治区重大战略、重大决策、重大产业和重大项目的发展用水,又优化了用水结构,提高了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了现代节水农业的发展。水权转换工业企业所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到了自治区工业增加值总量的60%以上。
  先行区建设核心在水、关键在水、难点在水。用水权改革成为推动实现水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的“关键一招”。
  在工业领域,宁夏将对工业用水企业全面核发取水许可证或用水权证。推进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处罚违规取用水行为;现有工业企业中无偿取得用水权的,自2021年起按照基准价分年度缴纳用水权使用费;新建、改建、扩建工业项目用水权全面实行有偿取得。全面实行工业超计划用水加价制度,实际用水每超计划量10%按现有供水价格的50%累进加价。
  节水挖潜成为企业“势在必行”的生存发展“硬要求”。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是中国石化第一家投产的煤化工企业,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化工装置用水总量,连续多年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零排放项目”,建设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回用装置、雨水收集回用装置,节约出的水用于脱盐水补水、循环水补水、人工湖补水和绿化用水。 随着工业水循环利用、重复利用等节水技术的推广利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2%。
  目前,全区城镇和工业废污水约80%还没有得到资源化利用,挖掘潜力很大。
  今年,基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彰显守护黄河使命担当,自治区党委作出重大决策:十四五”末全区再生水利用率要达到50%。自治区水利厅将会同有关部门从把再生水纳入统一配置、实施一批再生水利用工程、建立再生水利用激励机制几个方面着手大力推进再生水利用。
f44d305ea0732282c7b103.jpg
  重构水脉接续城市发展命脉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按照规划,银川都市圈内要统筹解决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全面提高供水效率和用水效益。如今,随着银川都市圈西线供水工程通水、东线供水工程开工建设、清水河流域供水工程以及贺兰山百万亩葡萄长廊供水设施等一批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规划建设,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已发生较大变化,城市供水以黄河水替代地下水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为子孙后代及可持续发展储备了水资源。
  近年来,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型城市建设、节水型高校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常规的节水器具普及、杜绝跑冒滴漏、限额用水、计划用水管理、用水监测平台等节水措施已经在全社会范围陆续开展。
  从2019年开始,针对城市中水利用管网配套不足的短板,自治区水利厅在宁夏高校等开展分布式污水雨水处理中水回用一体化合同节水试点项目。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宁夏地区,以城市用水户为单元,实施分布式污水雨水处理中水回用,实现污水就地利用,相当于开辟了“第二水源地”,对缓解城市供水压力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2021年7月15日,水利部公布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我区盐池县、隆德县两县入列,至此,全区已有11个县(区)荣获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完成国家下达40%的目标任务。
  近日,宁夏水利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约用水办公室联合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十四五”规划》,从农业节水领跑、工业节水提效、城镇节水普及、多源增供保障、监管能力提升等五个方面,谋划了152个节水重点项目,规划总投资148亿元,预期节水量5.9亿立方米。
  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宁夏大力发展节水事业,以有限的水资源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新征程中,宁夏所面临的水困局依然存在,惟有破釜沉舟,接续奋斗,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才能为建设好先行区和美丽新宁夏创造更好的水支撑。(记者 裴云云 )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川经开区8家企业获自治区级荣誉
  •  借博览会通道,坚定不移推进更高
  •  银川市外事办强化涉外管理与服务
  •  宁夏持续高温少雨引发旱情 专家建
  •  学校、景区、口岸……如何加强重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立秋至又到鸟儿迁徙季
    立秋至又到鸟儿迁徙季
    湖城生活
    湖城生活
    宁夏人物
  •  华楠:扑下身子扎实苦干
  •  莫嘉纬:实干赢得群众信任
  •  丁秀琴:扶贫路上的“女牛倌”:
  •  曹有龙:让宁夏枸杞“红”遍大江
  •  张弘德:热心公益 传递温暖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