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第十六小学老师浦红红正在辅导孩子。
慕文科正在给学生辅导。
今秋开学,“双减”政策让教育再次回到原点,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降温”,校内中小学校增加了课后托管班,“双管齐下”可谓解放了工作忙碌的家长,减轻了孩子繁重的作业负担,这一切都离不开无数老师们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老师超长“带电” 还孩子快乐童年
“‘双减’以及‘五项管理’政策如何实行,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只是孩子不报课外辅导班、在学校做完作业而已,对老师来说,可能要抛弃以往的教学和管理经验,‘零起点教学’。”近日,兴庆区第十六小学教导主任浦红红深有感触地说。
超长假期“带电”换来新学期的有条不紊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浦红红不是一般的忙。在学校经常一坐下来就是好几个小时,学习把握国家的“双减”政策,还要反反复复参会讨论研究,准备新学期的课程安排、教学常规,研究如何把各项具体措施都能落实到执行方案上。浦红红笑着说:“这个假期等于没有休息。”不过这样的付出绝对有价值,从开学第一天起,老师们就明白新学期该如何干,学校工作有条不紊。从这学期开始,学校所有行政领导入年级组、入班级,进行作业布置、教学常规等的检查。而老师以往都是布置常规作业,今年要想方设法布置特色作业,一切都是在变化和探索中。
同时作为一名三年级语文老师,浦红红这学期要指导学生写作文,“以前作文在课堂中布置了,孩子们可以带回家写,而现在所有的作业必须要在校内指导完成。我昨天一天都在抽空批改作文,忙得连一口水都没顾上喝。”浦红红说。她还承担了课后托管班的趣味阅读兴趣课,别看只是一堂兴趣课,学校也要求老师要备课、写教案,激发孩子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学有所获。
下班晚回家迟 只为学生有个快乐童年
“这学期最大的变化就是课后托管,孩子的作业不出校门,同时每天下午还要上一门兴趣课,我们老师得跟着孩子转,每天下午最早18点30分下班,偶尔也会推迟到19点。”兴庆区第六小学五年级(4)班班主任马丽萍说。
以前学生是16点30分放学,该校有四点半课堂,专门为学生答疑解惑,老师正常18点下班,现在托管的两节课结束都在18点20分左右,老师们有时要打扫卫生、检查班级、给教室消毒等,家远的老师晚上到家就快20点了。“学科类老师承担第一节托管课,音体美老师承担第二节兴趣托管课,但第一节课下了老师也不能下班,因为还要组织孩子排队,有序放学,等于全校老师都是等孩子放学后再下班。”马丽萍说。
课后托管到底怎么样,有没有必要报名,是这学期很多家长疑虑的。第一节学科类托管班,基本所有学生都报名参加,第二节兴趣课即社团活动,起初有家远的孩子不愿意报名,可是两天后,孩子觉得社团活动不错,同学们都玩得挺嗨,家长又打来电话询问能否报名。开学两周来,马丽萍不断地给家长解释、调整。
孩子年龄小,小学老师要更操心一些,“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即便是下午的兴趣课,我们也一定会跟着孩子,确保孩子安全,虽然很辛苦,但我们就是干这份职业的,一定会全力以赴,落实好各项政策,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马丽萍笑着说。
家长感慨老师不容易
“这学期在放学后的托管课上,老师已经辅助孩子写完作业,并且把存在的问题都讲解了,孩子回到家吃完饭后可以看看书锻炼锻炼身体,家里再不用因为课后作业鸡飞狗跳了。”唐小北校区五年级学生家长李娜说。与此同时,托管课延长了老师的工作时间,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这些李娜都看在眼里。
李娜说,每个家庭只有一两个孩子,家长都觉得管起来不容易,老师每天要面对几十个孩子,不仅要备课授课,负责好每个孩子的安全,现在还要监督孩子们写作业答疑解惑,“真心觉得老师是个要求从业者身体、心理素质都很强大,无私而又负责任的职业,而老师们也都做到了这些,真心不容易。”李娜说。借教师节,李娜想对老师们说声谢谢,“感谢每一位老师的无私奉献,您们辛苦了!” 记者 李姝 文/图
农村学校教师慕文科
“双减”政策圆了我的帮扶梦
“今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让大家都看到了国家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减轻家长的负担,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这回是真看到希望了。”这是兴庆区第二十九小学的副校长慕文科近两个月的深切感受。他觉得“5+2”托管,让孩子们回到了自己曾经度过的快乐童年,也圆了他的帮扶梦。
慕文科所在的兴庆区二十九小,是一所农村学校,学校现有780名学生,80%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慕文科告诉记者,学生家长普遍经济压力大、负担重,很多家庭都存在教育缺失的问题。“以前无人陪伴的家庭都只能将孩子托管在课外辅导班,这既增加了家庭负担,又加重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慕文科说,“当这些父母们为了生计在外奔波时,作为教师的我能做些什么?我选择帮扶。”
“以前我在学校经常帮扶学困生辅导作业,但是受在校时间的限制,不能长时间完整地讲授知识点。现在‘双减’政策的推行,学校全面落实‘5+2’托管模式,每周5天时间,每天下午一小时写作业时间,学生家庭作业都能在学校完成,这样我有足够的时间去帮扶学困生。”穆文科说。
新学期以来他每天坚持对学困生作业进行面批,对不懂的孩子耐心指导,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康炎就是他所带班级里一名典型的学困生,作业经常不能及时完成,家里没人辅导,孩子没有自信,自从“5+2”托管后,孩子作业当天完成,还受到了表扬,现在他有了自信,在课堂上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了。
这样的孩子还有好几个,看着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慕文科很有成就感。他表示,在如今这样好的国家政策下,自己要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在校内帮扶更多的学生,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祖国培养更多建设者作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 李姝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