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在吴忠市红寺堡酒庄葡萄基地,记者走进一望无际的葡萄园,随手摘下一串紫色葡萄吃,果子瞧着不大,但是吃着齁甜,口腔里还有一股浓郁的玫瑰香味,汁水直黏手指头。
没错,这款葡萄就叫“玫瑰香”,是一款鲜食、酿酒、制汁的兼用品种葡萄。
当天上午,红寺堡酒庄启动了一年一度的葡萄采摘,数十名工人采摘20亩“玫瑰香”,用来酿造一款桃红葡萄酒。
其实,红寺堡酒庄葡萄种植面积,远不止眼前采摘的20亩“玫瑰香”,各品种加起来有5500多亩,大多数都是赤霞珠、梅洛等酿酒专用葡萄。
工人们以老人、妇女为主,都是附近的村民。只见烈日下的他们或戴帽子或裹头巾,操起一把专用剪刀收割串串葡萄,身旁的塑料筐很快就冒了尖。采摘工马慧敏是邻近的红寺堡镇弘德村人,是从固原大山中搬来的移民,在这里她摘一天葡萄能赚110 元。
种植基地技术员闫鹏指着一株株葡萄说:“一株葡萄每年都要过十几次手,抹芽、修剪、采摘、埋根等工序都需要工人亲力亲为。”因此,周边的移民群众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基地成了他们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特别是进入大规模采摘季,每天都有近200名农民在此务工。
在葡萄酒业界,有着“七分种植,三分酿造”的说法。闫鹏底气十足地说,红寺堡产区的葡萄酸甜平衡,加上绿色无污染,成为酿造优质葡萄酒的理想原料。
当天下午,6吨“玫瑰香”被运到红寺堡酒庄榨汁,正式开启它的酿造之旅。大半年后,一款饱含玫瑰香气的葡萄美酒就会问世。
红寺堡酒庄副总经理唐建民说,酒庄主打“红寺堡”主品牌,还衍生出若干副品牌,在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都有售。今年7月,在红寺堡区举办的中国葡萄酒酒商大会上,红寺堡酒庄又借助合作商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营销网络。
目前,红寺堡酒庄倾力打造集住宿、餐饮、观光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目前已经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不久后就能对外营业。
红寺堡酒庄20亩“玫瑰香”的开园,只是当地葡萄产业收获的一个“序曲”。到今年9月下旬,红寺堡区10万余亩酿酒葡萄进入采摘期,红寺堡区也将进入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天高云淡,瓜果飘香。到那时,红寺堡区会有更多酒庄为游客打开大门:采葡萄,品美酒,观罗山。 |